忆48年前
“走群众路线”
1965年8月6日,浙江省嵊泗县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时任舟嵊要塞区政委兼舟山地委书记曹思明、舟山地委副书记兼舟山专署专员王裕民亲自领导了这次运动,他们深入该县青沙渔业大队蹲点,坚持走党的群众路线。
住农家
半夜“抗洪”
那时,曹思明住渔工周阿来家的草屋灶头间;王裕民住渔工陈鹤华家的草屋中堂前半间,床尾还关了群鸡鸭,后半间放柴草。长年日晒雨淋的侵蚀,这些草屋一到雨天就漏雨。一天晚上,曹思明盖的被子被淋湿了。他就用网线袋套脸盆吊在床上接漏水,并将雨衣遮在蚊帐上面。
访村民
了解疾苦
通过在青沙渔业大队蹲点,曹思明、王裕民不仅了解到贫困渔民的疾苦,而且认识到了渔民贫富差别的主要原因。渔业合作化后,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比较富裕的渔民大多是劳力多、技术高、收入多,而吃口又少的渔民。他们年年有结余,才能拆草房建瓦屋,生活比较富足。反之,比较贫困的渔民,大多是劳力少、技术低、收入少,而吃口又多的渔民。他们年年入不敷出,仍然住草房,生活贫困。
王裕民问一位村民:“你认为是田地种粮重要,还是山地种树林绿化重要?”那人回答:“当然田地种粮重要,前几年经济困难时,国家减少统销粮食,全靠农业队开荒种麦、种番薯填肚皮,男社员才好出海捕鱼,也没有饿死人。”王裕民说:“那是克服困难的暂时办法。如果从长远看,海岛山低地薄、水源短,山林绿化比田地种粮更重要。俗语说得好‘寸草遮丈风,寸木生斗水。’只有多种树种好树,养护好山林,才能保护好海岛水土。至于粮食问题,海岛人不可能自己解决,还得靠国家调拨。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嘛!我们海岛人多捕、多养鱼,才是对国家的最大贡献!”
齐动手
沙滩植林
曹思明、王裕民在舟山社教工作团会议上提出“在基湖沙滩挖坑、移土、种黑松树”的建议,得到大家响应。1965年冬至1966年春,全民动员,兴起了一场“种树,绿化基湖沙滩”的活动,大家劲头可足了。沙滩上全是黄沙,没有土,小松树无法存活怎么办?大家就学焦裕禄,先在沙滩上挖个洞,再把从山上挖来的土填入洞里,然后种上树,浇上淡水。几天后,小松树终于在沙滩上存活生长了。可毕竟海沙是咸的,有的小松树过几天又咸死了。死了再重新种,就这样,一次一次地种,再接再厉,种活的树总比死的树多。经过广泛持久的挖洞、移土、浇水、种黑松树活动,大部分树苗当年成活。
时隔40多年,经过几代人连续培育绿化,从海滩到山坡至山顶,已形成一望无际的郁郁葱葱的森林。现在,这里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全国各地游客,纷纷来此休憩。
张克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