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养生要顺应时节,现在这个季节该热就得热,我们可以采取以热制热的“热养”法。老人体质稍差,易受到“寒邪”的侵扰。而女性因为其特殊的生理原因,“寒邪”和“湿气”也会经常侵扰她们。女性更需要“热养”:少吃生冷食物,少吹空调,多运动,达到出汗排毒的目的。
用热水泡脚
因为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热水泡脚可以供给它能量。热水泡脚能够使气血运行通畅,增加足部的血液流速和流量,增强新陈代谢。水温以42℃—45℃,温暖舒适为宜。
常洗热水澡
因为热水洗澡使身体的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机体排热、排毒,并且能够补充阳气。水温一般控制在30℃左右为宜。另外,也可以用热毛巾擦脸擦身,不但容易去除灰尘污垢,还能够排汗降温,使皮肤透气,让人感觉凉爽、舒适。
运动必不可少
天热气要外泄,运动就是重要的排汗方式。锻炼还可以加强热适应,提高人体调节体温的功能,防止中暑和一些常见的热证。但特别提醒的是,运动时间很重要,不要选择太阳最毒的正午,大汗淋漓会伤气血。一般建议选择早上,因为人体早上的阳气比较弱,这时锻炼可以补阳气。要选择慢跑、太极、跳操等不太剧烈的运动方式。
喝水有学问
喝温不喝凉 喝凉水会使胃肠黏膜突然遇冷,从而使原来开放的毛细血管收缩,引起胃肠不适甚至腹泻。而过烫的水进入食道,易破坏食道黏膜,诱发食道癌。因此,喝水的温度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凉,最适宜的温度是10℃~30℃。
喝淡不喝甜 夏季流汗损失的不仅仅是水分,还有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等。因此天热时应喝些淡盐水补充钠,自制绿豆汤、柠檬水等不仅消暑降温,还能补充维生素等多种营养。
慢喝不快喝 快速大量喝水会迅速稀释血液,增加心脏负担,也容易把大量空气一起吞咽下去,引起打嗝或腹胀。正确的喝水方法是,把一口水含在嘴里,分几次徐徐咽下,这样才能充分滋润口腔和喉咙,有效缓解口渴。
早喝不晚喝 喝水跟吃饭一样,也需要定时,变被动饮水为主动饮水,在感觉到“口渴”之前喝水。
喝水也“吃”水 黄瓜、西瓜、番茄等果蔬中的水分比起普通的水,更容易进入细胞。因此在喝水的同时,也要“吃”水。
浙江省医师协会医学专家志愿者队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