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核清肠不可盲信
●杨梅酒消食不可贪杯
![]() |
![]() |
![]() |
![]() |
![]() |
●杨梅核清肠不可盲信
●杨梅酒消食不可贪杯
夏日话
说到杨梅,大家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它紧实鲜嫩的果肉、水灵多汁的质感以及酸酸甜甜的味道,可以说自古以来,杨梅便是为世人所喜爱的。
俗话说“闽广荔枝,西凉葡萄,未若吴越杨梅”,浙江兰溪、余姚、慈溪、上虞、仙居和温州的杨梅都是远近闻名的品种。黄梅天正是食杨梅的好时候,就让我们来话一话杨梅吧。
营养多功效
杭州市中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叶蔚表示,杨梅素有“果中玛瑙”之誉,是一种健康食品,它有生津止渴、健脾开胃、解毒祛寒等功效。
据《本草纲目》记载:杨梅可止渴,和五脏,能涤肠胃,除烦愦恶气。杨梅果实、核、根、皮均可入药,性平、无毒。营养学分析认为,杨梅富含维生素C、葡萄糖、果糖、柠檬酸等,酸甜味美;另外杨梅含钾丰富,对夏天大量出汗者可起到补钾功效。
偏方不可信
杨梅有营养,它的核似乎也被许多民间偏方所爱,以为咽杨梅核能够清肠、吞杨梅核可以败火……究竟这些偏方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记者在网上搜寻了一下,这些偏方似乎都有较为详尽的解释,如咽杨梅核能够清肠是因为杨梅核表面附有一层绒毛,咽入肚子之后,能把依附在肠壁上的毒素、毛发等杂物带下,甚至还可以对寄生虫进行大扫除;连核吞杨梅可以败火就像吃橘子如果和橘络一起咽下就不容易上火一样。并且还有传言说,梅农都是连核吃杨梅的。
“吞核吃杨梅清肠胃这个说法并不合理,吞咽下去后难以被消化。消化力正常的成人偶尔不慎误吞几颗应该能够予以排泄,但儿童与老年人消化能力不强,吞咽杨梅核可能会损害胃粘膜,还可能引起胃出血、肠梗阻等症。”叶蔚强调,少量杨梅核在胃酸作用下会软化,但用咽杨梅核的方法清肠胃还是不可取的。
酿酒功能多
杨梅的另一个妙用便是用于制作杨梅酒。相传饮用杨梅酒具有消食、除湿、解暑、生津止咳、助消化、御寒、止泻、利尿、防治霍乱等多种功能,事实是否如此呢?
众所周知,我国素来秉承饮酒养生的说法,现代医学也有不少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患者少量饮酒有助于改善心血管环境,帮助疾病的治疗。
叶蔚提醒各位老年朋友,长期过量饮酒会造成肝脏负担加重,导致肝脏中毒、衰竭等一系列不良后果,因此饮酒养生必须建立在适量的前提下。饮用杨梅酒的确可以对治愈胃气不畅、消化不良、精神萎顿、腹泻不止、中暑发痧等症状有所帮助,不过因为每个人酒量不同,在饮用时需要“把持”住,依据个人水平调整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