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思子过度 凸显关爱失度
在浙江打工的儿子给应城警方打电话求助,称母亲在自杀。应城民警出动后发现,原来是母亲想念儿子说的气话。虽是虚惊一场,但留守母亲对儿子的思念之情令人动容(8月19日《楚天都市报》)。
看罢新闻,不禁热泪盈眶。一股莫名的痛楚之情涌上心头,这虽是虚惊一场,但留给我们的却是更多的思考。
可怜天下父母心。留守老人竟然在儿子生日的这天,想起自己亲手给儿子做长寿面、为儿子过生日的幸福场景,思子之情溢于言表,痛苦之情无法煎熬,于是用气话来刺激儿子。
如今,我们做子女的常常不了解老人的真正需要。以为老人有吃有喝,不用为健康、生计操心劳神就是幸福。其实所谓的不差钱、生活无忧,从心理学上说,只表明人的最基本的需求。真正给老人带来快乐的是有尊严的生活。
其实父母对子女的要求很简单,他们并不需要什么山珍海味,不在乎给了他们多少钱,有时只要带上儿孙的笑容,带上祝福,常回家看看,有时盼望一封家书,有时等候的是一个电话,一句关心问候的话语。只要儿女们拿出哪怕是几分钟的时间就能满足老人的需求和满足。
老人思念儿子过度,是关爱的失度。父母关怀子女无微不至,牵挂期盼贯穿于一生,甚至可为之舍命。儿女们明白父母对子女的厚恩,当尽孝心给以厚报。这孝心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拿出几分钟的时间,让父母听到我们关切的声音,看到我们的身影,或许只要我们报一声平安,偶尔发出一句匆匆的问候也就满足了。
除了儿女们尽到应尽的孝心之外,社会的关爱不能缺失。家庭、社区、社会对老年群体的关爱不可或缺,多种联动措施为老年群体着想,创造一个让老年一族安享、欢度晚年的良好生活的环境,这才是解决老年群体对儿女思念过度的灵丹妙药。 汪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