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婆婆给未来儿媳的一封信》引热议
婆媳相处
贵在尊重
本报讯(记者 楼嘉卉 通讯员 戴嘉栩 蒋秋岚)上周五,本报头版刊登了《最牛婆婆给未来儿媳的一封信》后,读者纷纷来信来电发表意见。
有的人说,我要争取20年后也做这么牛的婆婆;有的人则认为,这个婆婆实在太理性了,现实得感觉不到一丝亲情……
读者:相互尊重 相互体谅
在如何处理婆媳关系上,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词:尊重。
“这封信的内容很全面,有些条款很有用,但有些地方太过强势、太冷漠了。”51岁的封海仙的“秘笈”就是把婆婆当妈妈看,“我的婆婆今年91岁了,一直都是我们在照顾。婆婆的身体不太好,有时候也要发发脾气,我就‘冷处理’,当没听到不回嘴,过一会儿就好了。两代人相处,千万别因为点小事太计较,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适应最重要。”
68岁的沈玲慧当过媳妇, 现在成了婆婆。她和婆婆相处30多年,婆媳俩一次都没红过脸。沈玲慧笑说,也许是因为自己的言传身教,现在她的媳妇们对她也特别好。
“媳妇又不是我亲生的,能叫我一声妈多不容易啊!当然要像女儿一样疼爱了。”70岁的湖州读者高阿姨说,她有三个媳妇,不仅对她孝敬有加,妯娌之间也非常团结。在高阿姨看来,只要有一颗包容、民主、体谅的心,什么问题都能够和谐解决。
专家:后退一步 海阔天空
浙江大学心理学教授吴谅谅分析,婆婆和媳妇在不同的年代、环境下生长,生活方式、生活习惯肯定有所不同,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些矛盾与不适应。
吴谅谅认为,婆媳双方都应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追求,彼此学会尊重、宽容。从婆婆的角度来说,要与时俱进,积极融入小辈们的生活;从媳妇的角度来说,对老人的付出应该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最牛婆婆给未来儿媳的一封信》引热议
婆媳相处
贵在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