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封面

《文体活动,大伯为啥不大参与?》有反馈
“爷儿们艺术团”开排情景舞剧

  本报讯 (通讯员 周玲 记者 张晖) “我们社区里有十几个大伯在排戏,还是蹦蹦跳跳的情景舞剧。”看到本报前几日刊登的《文体活动,大伯为啥不大参与?》一文,杭州华星社区的居民吴大妈特地给我们打来电话,“取的名字也蛮有意思,叫‘爷儿们艺术团’。都说来参加社区活动的大妈多、大伯少,其实大伯们还是很想参加社区活动的。”

  一台戏,清一色的大伯

  在古荡街道活动中心的舞蹈练功房里,记者见到了这帮“爷儿们”。一进练功房,没看见有人压腿、劈叉,却瞅见地上摆放着10多个木制的大鸟笼。看见记者诧异的表情,有位大伯哈哈大笑着解释:“这是我们的道具。我们一只鸟都没养过,没经验,只能对着空笼子,发挥想象喽!”近段时间,每天下午他们都会聚在这里,排练情景舞“鸟趣”——表现一群养鸟爱好者快乐生活的诙谐舞蹈。所以,每个人手里都提着一个大鸟笼。

  参加排练的12位大伯中,年龄最大的74岁,最小的64岁,高矮胖瘦,啥体型的都有。他们都没有舞蹈基础,从来没有跳过舞,更别说上台表演了。众人公认,最有舞台经验的,要数71岁的马关根,“他是老年合唱团的成员,经常上台唱歌,不会怯场,所以中间那个秀鸟的独舞,就理所当然由他来跳啦!”

  很认真,众人拾柴火焰高

  “我们来自五湖四海,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大伯们一边开着玩笑,一边自我介绍:马关根喜欢打打太极拳;64岁的老袁爱好唱歌;刘老师喜欢运动,现在还在教小朋友打乒乓……

  “有一次,社区和我们退休党支部商量,能不能搞个活动,把平时很少来参加社区活动的男同胞们也组织起来。”华星社区第一党支部许丽春说,平时大伯们不大乐意和大妈大婶们凑在一起,干脆成立个清一色的“爷儿们艺术团”,招贤通知贴出后,许丽春也给自己报了个名,社区广泛动员外加自愿报名,才有了现在这个“戏班子”。街道听说这件事,也很支持,让他们优先使用练功房;活动中心给他们请来了舞蹈老师;道具啊、服装啊都有了着落……

  “别看他们老胳膊老腿的,动作不标准,但那股十足的认真劲儿,让人钦佩。”教他们排戏的舞蹈老师李秀英这样评价她的老学员,“毕竟年纪大了,昨天刚教的动作,今天就忘了,只能一遍遍地重复练,确实挺累的。但一段时间练下来,他们不厌其烦,还相互帮着记动作、记站位,举手投足也有模有样了。”


浙江老年报 封面 00001 《文体活动,大伯为啥不大参与?》有反馈
“爷儿们艺术团”开排情景舞剧
2012-07-25 浙江老年报2012-07-2500019;2642146 2 2012年07月2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