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茶馆
3  4  
PDF 版
· 清理现行法律彰显与时俱进
· “别墅卫生室”,
一道亮丽的伤疤
· 老人还是平和一些好
· “医疗费节约有奖”当慎用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7月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别墅卫生室”,
一道亮丽的伤疤

  宣华华

  

  在河南信阳,共有约3000家村级卫生室,为600多万农民提供最基本的医疗服务。目前,村医们陷入一种困境,他们被要求按统一模式修建卫生室,为此要个体筹资约十万元。虽然政府承诺给几万元补贴,但对于自负盈亏的村医,筹资十万元,许多人力不能及。(《新京报》)

  改善村级卫生室,场地更宽敞,设施更完备,环境更卫生,外表更漂亮,原本是一件好事。可是,不顾群众实际承受能力,采取“一刀切”的强令手段,好事也会办成坏事。当地领导声称,要把村级卫生所建设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可我却担心,这种不顾实际、劳民伤财的“大跃进”,只怕反让“别墅卫生室”成为一道亮丽的伤疤。

  其实,不必拍脑袋也会想得出,在广大贫困的农村,小小一座村落,不过几百口人,经济承受能力实在有限,十万元绝不是小数目。当地政府为了快出形象,人为地抬高建设标准,整齐划一提升卫生室,逼迫村医筹资十万元,却终要回归到“羊毛出在羊身上”,仍得患者共同分担消化。这是典型的拔苗助长做法,严重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某种程度上,在总收入有限的前提下,建设标准过高的卫生室,就是变相挤占原本用于医疗的财力。一家卫生室,耗费十万元建设资金,等于从一个村的全体村民那里挤掉十万元的药费。这对于花十元钱输液都要掂量再三的农民,是多么惊人的浪费!难道,在这个以“禁酒令”而闻名,官员中午不喝酒就是伟大政绩的信阳市,农民已富到用药片砌房子的地步吗?

  正如当地一名村医的质疑,“新建卫生室是为给百姓看病,还是政府的形象工程?若是前者,符合卫生标准即可;若是后者,埋单的该是政府。”其实,这位村医还没有把问题说透。前阶段的医改之争,已基本达成共识,即医疗卫生事业应以政府为主导,加大政府投入。“为老百姓看病”,埋单的本该就是政府,而不是村医。只不过,现阶段政府财力有限,需要引导社会增加投入。但,这绝不意味着政府可以无限转嫁责任,让社会承受不可承受之重。

  说到底,我们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就必须尊重社会现实渐进发展,绝不能再像过去“大炼钢铁”那样蛮干,给人民造成一道道难以愈合的伤疤。当前,在广大贫困农村地区,首要的任务是让农民“看得起病”,唯有等到这一目标实现之后,才有资格奢谈“别墅卫生室”。舍此,就是政绩扯淡。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老年报 茶馆 00003 “别墅卫生室”,
一道亮丽的伤疤
2009-7-1 浙江老年报000032009-07-010002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