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代华
据报道,某省16名老干部获得总计20474元医疗费节约奖,其中4人得到全额资金,每人1800元。
近来,我从一些报刊上都看到类似报道,某某地方老同志一年没花一分钱医疗费,予以重奖云云。
医疗费作为一项公共福利,当然要提倡节约的理念,防止花医疗公共福利钱不心痛。但是提倡节约医疗费有奖的办法不科学,说法也不尽合理。诸如松溪县老干部每年人均有1800元的门诊医疗费,这实际上是医疗保险的福利基数,无论多少都是在个人的账户上,门诊医疗费用都是在这个基础范围内报销,剩下的仍然属于个人账户所有。“奖励1800元”,实际上还是其自己账户上的钱,不存在奖的问题
提倡“节约有奖”,可能给老同志一个错觉,不花钱确实就能得到“重奖”,造成一些老同志抱着小灾小病不到医院看病,这样很容易因小失大,往往会使老同志耽误了看病时间,错过了治病的最佳时机。一些老同志之所以一年没看过一次病,实际上有的不是这么一回事。哪个吃五谷杂粮没有个伤风感冒头痛发热的,他们为了获得“重奖”,自己花钱看病不去报销而已。
门诊医疗费用“节约归己,超支自付”,这是规定。每个人的个人账户上清清楚楚。如果“节约”都奖励完了,实际上是把个人账户上的基数拿出来“自己奖自己”,造成个人账户上的“财政赤字”,“奖”到个人腰包里的钱,也许很快被花光了,但个人账户上没有一分钱,一旦需要花钱便会“抓瞎”,这样就失去了医疗保险的应有作用。节约理念要提倡,但“节约有奖”当慎提。这种“羊毛出在羊身上”的奖励实际上没有多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