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冬天,我在上海西邻一所农业技校读书。时局时紧,学校处于半停课状态。我随几位年长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江湾吴淞口,到一所叫“红房子”的农民学校教书。
1949年解放军渡江南下,形势发展更加迅速,有人传言国民党将有一次大搜捕。4月30日,我从“红房子”出发,徒步到车站。车站里外人山人海,都是逃难的人群。售票处大门紧闭,布满了铁丝网,宪兵荷枪实弹来回巡逻。我拼命爬上了一列正要启动的西行列车,千方百计找到了一处立足之地,到了杭州。后来杭州解放,没多久我的故乡绍兴也获得了新生。当时解放军驻在水澄巷口的四明银行,他们常去附近的“省绍中”(今一中初中部)操场上打球。同学们对这些纪律严明的大军十分敬仰羡慕,纷纷要求参军当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经领导同意,我和18岁的堂妹、19岁的小姑以及“省绍中”、“绍兴简师”四五十位同学一起报了名。
5月18日凌晨,我们三人背着各自父母,跟随部队向南进军,追击溃退残故,先后解放了嵊县、新昌、天台、奉化、宁海……其中奉化溪口一天一夜130公里的急行军,至今记忆犹新。后来我又参加了解放舟山战役和入朝参战。我们乘坐的木帆船,在汹涌的波浪里颠簸,让我们几乎吐光了胃里、胆里的水份。而朝鲜战场上雪夜行军、送炮弹、抬担架、冲过封锁线等艰苦情景,至今不能忘怀,铭记在心。
60年,整整60年过去了!我们这批当年参军的幸运者几经联络、打听,已不足30人。如今让我们沐浴在浩荡的春风,饱享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