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点击
3  4  
PDF 版
· “新派老人”晚年不寂寞
· 中国人必须改变
膳食结构与数量
· 海岛上的
“海鸥王国”
· 十位退休老人 合伙创办农庄
· 澳大利亚107岁老太坚持在医院做义工
· 66岁老妪
成英国最高龄产妇
· 天津超市
出现老年护理用品专柜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9年6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只要会上网,不用1天时间就能认识兴趣相投的朋友
“新派老人”晚年不寂寞
  跟随儿女初到异地的老年人,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建立起自己的朋友圈?1年或是2年?活跃于深圳老年网的老人们给出的答案令人惊讶:只要会上网,不用1天时间就能认识兴趣相投的朋友。在深圳,一些热衷发帖聊天的老人,不仅参与管理网站,还自发组织了扶贫助学活动。

  老人网上接力资助贫困家庭

  一群老人,通过网络认识,并发起面向四川灾区的助学活动,在老年网友中引发强烈反响。“发起人是曾在深圳工作现定居杭州的网友,并针对老年人的经济状况主张捐款‘百元封顶’,收款人则是远在四川的一位版主。”在深圳居住的吉林老人周玉珍说,不久前,老年网友们的捐款已被送到了位于四川汉源的一个贫困家庭。

  现住深圳罗湖区的张先生今年69岁,他在看到捐款消息后也积极响应,“这个网络大家庭里,好多外地老人纷纷捐款,令人感动。”还有老人表示,他们会做好爱心接力,继续资助那个贫困家庭。

  老人网管:累并快乐着

  2007年,湖南青年陈阳满萌生了开办老年人网站给老人创造交流平台的想法,现在他已经成了很多老年人的“小朋友”。“是众多老人让网站人气越来越高,”陈阳满说,由于自己工作繁忙,如今,深圳很多热心的老年网友开始承担了网站的一部分管理工作。

  周玉珍是典型的“候鸟型”老人,尽管她已离开深圳回吉林,但她仍牵挂着网上的老年朋友们。“我经常呆在网上,得到了很多乐趣,上网让我的生活更为充实和精彩。”周玉珍自认是新派老人,“我们老年网友之间聊天谈话范围很广,可以说是无所不谈,与年轻人没什么区别。深圳的网友一般每个月都会组织一次集体活动,大家都成了好朋友,拥有了自己的朋友圈。”

  “现在到异地养老的老人有很多,大家应该为自己多创造条件营造快乐。我们的晚年不寂寞,既为儿女减忧,又能获得成就感,家庭生活也会更和谐。”周玉珍说。

  《贵阳日报》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老年报 点击 00004 “新派老人”晚年不寂寞 2009-6-3 浙江老年报000042009-06-03000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