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走过了97年人生之路,在一个冬天的早晨,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在缅怀的日子里,最难忘的是母亲的电话。
我们姐弟三人,只有我在余姚,母亲与保姆住在祖传老屋。在这幢生活了70多年的房子里,最让母亲珍惜的是电话。
每天她要打好多次电话,遇到刮大风她会给我来电:“外面风很大,你乘三轮车回去吧。”天下大雨,她会急急地来电话:“外面雨下得很大,你上班打的去吧。”天寒时节,她会不断地来电话:“外面天气很冷,要多穿一些衣服。”每天晚上她总会一一打电话给我们:“饭吃过了吗……早点休息。”
我们都已年过花甲了,可在母亲眼里我们仍然是孩子。
有一天晚上母亲没有来电话,第二天早上,我刚起床就接到母亲的电话:“昨天夜里我摔了一跤,你马上过来吧。”
我心急火燎地赶过去,母亲躺在床上动弹不得,她自己也清楚地知道一定是骨折了。我抱怨她为什么昨晚不打电话来,她说,这么晚了叫你们来我不放心啊。
我心里顿时有一种震撼的感觉,站在母亲床前,望着她慈祥的脸,禁不住潸然泪下。
在医院动了手术后,母亲在床上躺了两个多月,电话的功效发挥到了极致。床边的电话铃声会时时响起——是远方儿孙们的问候;她也会打不少电话。这让母亲少了点寂寞,多了份热闹,感觉儿孙们就在旁边一样。
电话让母亲与我们紧紧连在一起,这当中难免有让母亲揪心的时候。
有一次我外出时忘了带手机,母亲通话不成便到处打电话找我,后来家在宁波的姐姐几经周折,终于联系上我,说:“母亲到处在找你,赶快给她回电话吧。”
我以为母亲又出什么事了,赶紧回去,母亲一见我就说:“人到哪里去了?急都急死了。”
母亲平时十分节俭,舍不得花钱,对于打电话却近乎阔绰,虽然平时我们经常去看她,星期天去她那里吃饭,也不时给她通电话,可母亲每天依然会打上几次电话。保姆阿珍常提醒她电话已打过好几次了,电话费浪费了,她有点不以为然:“打电话就随我好了。”有时我趁她高兴时极委婉地对她说:“没什么事,电话就少打些。我们自己的儿孙都已这么大了,冷热之类的事你就不要为我们操心了。”这时候她会微笑着说:“总是很记挂你们啦。”
母亲90多岁,对于儿孙们家里的电话号码,儿孙们的生日,都记得很清楚。每当我生日前一天,她总会来电话:“明天是你生日,你回来吃面噢。”
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电话,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叮嘱,以前我不曾去细细品味,有时甚至还觉得母亲年纪大了是否有点背了。母亲去世后,我才强烈地感觉到失去了一样宝贵的东西,非常心痛。失去了才知道珍贵。多么希望再听见母亲来电的铃声,多么希望再听到母亲关怀的叮咛,可是这一切只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奢望了,母亲的电话已成永远的回忆。
母亲去世有百余天了,最不能忘记的是她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