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脸,梅花脚,前面喊叫,后面舞刀……这是什么动物呀?”“应该是个狗吧?”“对,对,是个狗,您一说,还真像!”陈大伯刚写好的灯谜墨汁还没干呢,围观的人群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这几天,四位杭州沁雅社区的老年志愿者,正忙着帮社区元宵活动写灯谜呢!
76岁的张洪坤一边铺好一张灯谜纸,一边对笔者说:“我平时在家没事就喜欢练练笔,现在社区要举办活动,邀请我们帮忙写灯谜,像这样为社区居民服务的公益活动,我当然积极响应啦!”“可不是,我收到消息后还特地在家里练了几天笔呢!”一旁的钟大伯也乐呵呵地说,“小时候,我也是个猜灯谜的高手,不过今天写的这些灯谜,难度都很高,有很多的新型词语和法律知识我都猜不出来,看来,我还得多学习多看书,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啊!”说完,又继续认真地写了起来。沁雅社区的工作人员介绍,老同志都很认真,连用什么字体都经过了仔细的讨论,最终才决定用大家都能接受的行楷来写。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的一项活动,始于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谜、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大家的欢迎。
沁雅社区要在元宵节举办元宵灯谜游园活动,社区工作人员精心挑选了有关法制、绿化、计划生育、新型词语、人文生活等方面近200条灯谜,邀请书法好的老年朋友书写谜面,以丰富社区文化生活。
苏思思 樊蓉 徐一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