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下半年至1981年下半年,我在姜家镇初级中学任校长。由于开始对该校情况不甚了解,1980年上半年初中升高中考试,上重点高中分数线的学生一个也没有,俗话说“剃光头”。
这一消息传开后,全镇都在议论,说姜家中学今年一个重高都没有考取,那些老师真没用,连一个好学生也教不出来。“我儿子本来可以考取重高的,今年也只考上普高。”有的学生家长还当面责问我和老师们。上级领导也责令我找找原因。平时同我比较要好的人也直言不讳地问我:“式熹,怎么今年你校一个尖子生也没有?”当时我真感到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这是我从1957年任校长以来,第一次“剃光头”,这种日子的滋味是可想而知的,不但要听取上级领导的批评,做出深刻的检查,还要面对社会上的风言风语。但我知道,这时候自己在思想上不能有低落情绪,同时要注意教师的情绪。
我知道学校的主要责任在我,面对这种情况,别无选择,只有静下心来,认真分析情况,吸取教训。俗话说“气可鼓,不可泄”,要提高大家的信心,既要了解不利因素,也要看到有利条件。我们虽然“剃了光头”,但我们的升学率不是很差,我们的师资力量是可以的,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变压力为动力,我相信来年一定能打个“翻身仗”。
事实上,教师们也早就在议论了:“我们真的那么没有用吗?要教出几个学生,让大家看看。”
学校要放暑假了,为了不耽误教师们回家休息,我把话题留给教师们在假期中议论。下学期开学,我们再好好讨论一下。
在假期里,我进一步走访教师,听取多数教师的意见,和广大教师统一想法。
暑假一眨眼就过去了。新学期又开学了。教师们在报到那天上午就到齐了。下午,还没有到开会时间,他们就提前到会议室等待开会了。会议还没有正式开始,大家就在谈论下半年的初三怎么办。我就顺水推舟地说:“既然大家已在讨论初三问题了,我们今天的会议就从初三开始,再研究初二、初一。下半年的人事安排基本不变,初三的任课老师还是原班人马。明年上半年我们不但不剃光头,还要争取多考上几个重点高中的学生。大家就此献计献策。”其实,我话还没讲完,大家就在交头接耳议论了。已经退休在家、学校请来带徒弟的王老师迫不及待地说了:“我本想休息了,上半年的剃光头我也有责任。我要同大家一起争回这口气。”平时不太爱讲话的章老师,马上接着说:“我家在居民区里,假期里我听够了居民对学校的议论。我们一定要教出几个好学生来给他们看看。”后来,教师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埋头苦干一年,争回这口气。”教师们都表态了,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只有以身作则,同大家一起并肩战斗了。
一年的辛勤耕耘,终于迎来了丰收的季节。1981年上半年的初中升高中考试揭晓了,我校有10名学生的成绩上重点高中分数线。教师们都长长地透了一口气。这一年的教学实践,也使我真正明白了什么叫“群策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