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情感
3  4  
PDF 版
· 我在西藏建气象站
· 我的木莲豆腐情结
· 教中老年人如何选蜂胶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7年11月2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我在西藏建气象站
张祖仁
  1953年,国家为了发展西藏气象事业,要在西藏建立气象站。我决定响应党的号召到西藏去,到最困难、最艰苦、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创业。

  当年5月,我们佩戴大红花从成都出发,到甘孜西藏军区后方司令部气象科报到。在甘孜休整一段时间,学习一些民族政策并熟悉藏族人民的民俗风情,同时积极准备建站用的气象仪器,行军用的帐篷粮食和武器等等。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兵分两路进藏,我们走北路。由于我们走北路行军路线不太熟悉,因此,上级决定我们与军区后勤部藏民运输大队一起入藏。在行军中,由于我个子较高,除去背冲锋枪、背包外,还背上一支气压表,我又懂得几句藏话,所以兼做临时事务长。开始我们谁都没料到这一路会如此艰辛。过沼泽地进入青海大草地,这片草地是“举目四望”不见一棵树木,一片荒凉,没有人烟。草地的气候变化无常,一会儿烈日,一会儿冰雹,时而下雨时而大雾,时而雨雪交加,狂风怒吼,严重影响我们行军的速度。有时候,黎明时天气还是好好的,红艳的太阳钻出地平线照耀着草地,可是到了九、十点钟天气就突然变暗,乌云聚集起来,开始下起蒙蒙细雨,接着大雨倾盆而下,瞬间又是雨雪交加,没过多久,纷纷的鹅毛大雪就遮盖了道路,草地和山峦到处白茫茫一片,我们只得就地宿营,找一个背风的地方,搭帐篷,铺雨布。天还是在下雪,无法煮饭,无处生火,只能吃糌把面,没有开水,只得用雪团解渴。

  10月下旬虽然走出大草地,但前面仍是青藏大高原,气候恶劣,无牧民点,也没有路标,靠藏民运输大队边走边探索。到了冬天,两脚冻伤的裂口很深,甚至可以放入六七粒米,走起路来很疼,又没有冻伤膏药,只好用酥油代替坚持行军。12月29日终于到达目的地——拉萨西藏军区前方司令部气象科报到。

  到达拉萨之后,由于拉萨气象站原来只有两名旧气象人员在工作,观测场地和仪器安装不规范,站上没有规章制度,气象观测时间比较随意,给气象资料的正确性、可靠性带来不少问题。因此,我们就着手整顿气象站。一年多后,为了中印通航,我又奉命到帕里建立帕里气象站。我带领一名观测员、两名通测员、四名摇机员,带着两部电台、两支短枪、几支步枪和冲锋枪,以及气象仪器和三千元银元建站经费,乘坐两辆军车走了五天,才到达帕里兵站。帕里是一个边境县,海拔高度在4300米以上,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三峰山脚下一块高原平地,气候很恶劣,一年四季只有七、八两月不下雪,饮水基本上靠冰雪融化,副食品一个月供应一次。我们到达帕里第二天就着手勘测站址,采购木材,找木工做围栏和办公桌。当时,正好腊月天气,气温低于零下20多摄氏度,地冻得1米多深,要安装围栏、百叶箱、风向杆是相当困难的。我们发动全站同志,硬是用铁杆、铁锹,一点一点挖下去,大家手上打起了泡,带上手套继续挖。经过20多天的共同努力,终于把所有的气象仪器安装好,提前一个多月完成建站任务。由于我们出色完成建站任务,我受到部队嘉奖,观测员王小军同志参加全国气象系统先进工作大会,受到毛泽东、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这也是我们帕里气象站的集体荣耀。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老年报 情感 00007 我在西藏建气象站 张祖仁 2007-11-21 浙江老年报000072007-11-21000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