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冬天的一个下午,我从学校动身,走出城区,踏上崎岖山路,冒着寒风,来到了驻扎人民解放军的护国寺,去找分别多年的表哥。
一进寺庙,站岗的战士问了我的姓名和来意,看了我胸前戴着“永嘉县立中学”校徽,就领我去见领导。指导员向我了解情况后,就说:“你的表哥半月前率部队向永康方向走了。”听到这里,我的心突地一沉:“糟了,我举目无亲,身无分文,今晚投宿何处?”正在发呆时,连长、指导员连忙安慰我:“不用担心,今晚就住在我们军营里。”他们叫一战士领我去吃晚饭。
一进厨房坐定,一位大伯端来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饺子,这时两位领导和十多名战士都来了,指导员叫我慢慢吃,连长问我够不够吃,关怀备至。有的叫我同学,有的叫我小同志,两位领导则叫我小金,亲热极了。
吃了饭,两位领导见我欲言又止,坐在我身边和蔼地问我:“你今天冒着严寒,从那么远的地方来这里寻表哥,总有急事相求吧?什么难事你就讲出来好了。”我见大家对我这样热情,也就实话实说了:“前月表哥来信告诉我,他的部队驻扎在这里,今后有困难,就来找他。这次真的遇上困难,学校离结束只有20天了,结算每人伙食费,我尚欠三万元(当时“一万”相当于现在“一元”,学生每月6万伙食费)前天学校公布了欠费同学名单,限定星期天晚上缴清,不然下周一就要停伙。时间这么紧,家里邮汇来不及,回家拿钱,来回又要四天时间,那不是耽误复习功课,影响期末考试吗?所以只好来这里找表哥,借钱暂渡难关。”大家听后都说,“这个困难我们帮助解决,你明天回校缴了费,安心学习好了。”当即指导员和连长各出6千,其他战士有的拿出1千、有的拿出2千、有的3千,一下子就凑足了三万元。我从连长手中接过沉甸甸的钞票,真是说不出的感激,只觉一股暖流通向我的心田,吊在心头一块石头落了地。我含着热泪要求他们留名,待以后邮汇还给他们,大家摇摇头,坚决不留名。连长说:“我们是人民军队,爱护人民,帮助同学少年解决困难是应该的,不用还钱。”指导员还语重心长地说:“你今后要认真读书,学好知识,为建设祖国多做贡献,这是我们的期望,也是最好回报。”这天晚上,我和10多名战士睡在一起,他们有的要我读报,有的要我教他识字;有的战士讲战斗故事给我听,比在家还温暖。
“黄金有价,情义无价。”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对我的一片爱心,终生难忘。今天重述这段故事,是对伟大的人民解放军,致以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