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情感
3  4  
PDF 版
· 一把倭刀
· 烧炉灰
· 捕雀始末
· 中科灵芝九展高交会,中科再展高端科技
热烈祝贺中科灵芝受邀九次连续参展高交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0月1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捕雀始末
郑明威
  凡上了年纪的人,都还清晰记得: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大跃进的背景下,全国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捕雀运动。麻雀被列为“四害”(老鼠、麻雀、苍蝇、蚊虫)的亚军,与“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老鼠、传染疾病的苍蝇、蚊子并列。记得当时是这样宣传的:麻雀是害鸟,与人争粮。两对麻雀一年孵出的小麻雀所消耗的粮食可供一个人吃一年。当时正值国家困难时期,粮食奇缺,居民粮食定量供应,买粮凭粮票,小小麻雀竟敢与人争粮,当然犯下“滔天大罪”,理该遭到灭顶之灾。

  开始,我们只是采用“诱捕”的方法。先拿一面簸箕放在僻静处,里面撒点谷米当诱饵,簸箕上加个有小孔的盖子,再取一根长约20厘米的木条,撑住盖子一边,木条上系一根长长的线,自己牵着线隐蔽在较远处窥视麻雀的动向。当嘴馋的麻雀潜入簸箕内吃米时,迅速把线一拉,盖子立刻倒下,麻雀便被盖牢。后来逐步发展到白天先观察好麻雀的窝筑在哪里,到了夜晚,伙伴两人利用手电筒的强光直射麻雀眼睛,麻雀便不敢动弹,一举就可捉住。此外还时常背着汽枪射击,或用竹竿捣毁屋檐下的鸟巢,捕捉雏鸟、鸟卵。

  到了1958年,出现了捕雀高潮,全民总动员,声势浩大。人人手拿锣鼓、竹筒、铝锅、铁皮、脸盆、废铁片等使劲地敲。敲击声、呼喊声、鞭炮声震天动地。在一片呐喊声中,弄得麻雀无处藏身立足。惊魂失魄的麻雀完全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在空中飞累了,纷纷从半空中掉下来,一只只精疲力竭的麻雀躺在地上、屋檐边。我们就这样用疲劳战术来全面围剿麻雀。后来又刮起一股吃雀风,麻雀又横遭滥捕,数量锐减,几乎到了面临绝种的惨境。当时,我身为“孩子王”,亲自组织发动儿童大量捕杀麻雀,现在想起来痛心疾首,心有余悸。

  至1960年3月,毛主席在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卫生工作的指示》中写道:麻雀不要打了,代之以臭虫,口号是:“除掉老鼠、臭虫、苍蝇、蚊子”。从此,麻雀从“四害”中除名,得到“平反昭雪”。

  而今,随着国家对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视,城乡处处青山绿水,树木郁郁葱葱,人和自然、动物和谐相处,麻雀又成群地飞回来了。虽然,时间已过去半个世纪,但捕雀运动中的一桩桩、一幕幕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难以忘怀。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老年报 情感 00007 捕雀始末 郑明威 2007-10-17 浙江老年报000072007-10-170001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