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晚霞
3  
PDF 版
· 帮退职局长改稿
· 掏耳屎的故事
· 心中的“猴子”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9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掏耳屎的故事
  我的女弟子小李,每次从外地来看望我,干得最拿手的一件事,便是给我掏耳屎。多少年来都是如此,以至于分别的时间长了,便会想她。这种情份与挚心,胜过我的亲人。

  事情是这样开头的。我退休之后,搬到儿子的新房子去住了一段时间,那时我早晚两次总是在小区的绿化带上散步健身。附近有一个程老,因为同我相投,便几乎天天来陪我。在交谈中,他知道了我的身世经历,便劝我发挥余热,招一个女弟子,也算是有个传人,不至于埋没一辈子所积的才学。这天,他便领我上门收徒,彼此见面,十分融洽。这样,小李便成了我的第一个编外“研究生”。

  无论是我过去,还是她过来,她都很有规仪。这可能受她母亲的影响,据说她母亲是晚清秀才的孙女,虽则家道中落,但却知诗识理,颇有传统女性操守家务的风范。这孩子小李,见我称“吕伯伯”,并且没过多久便写出一篇《吕伯伯的处世箴言》。这还是后话。最初她为了对我表示像长辈一样的敬重和无话不谈的亲近,我一过去,她便说:“吕伯伯,你今天先别给我讲话,而是先让我给你掏耳屎,我担心你耳背,听不清我的悄悄话!”她边说边掏出随身带的掏耳勺,用酒精棉花擦一擦,就一手拎住我的耳朵,一手将掏耳勺伸进我的耳孔,上下左右一转动,一大块耳屎便滚出来落在她的手心,递给我看。我说:“这么大,还是整块的,怪不得耳朵有点背,还以为是耳朵患什么病了呢!”

  从此,这掏耳屎的事便成了她的“专利”。有一次,她从海外回来,我早把掏耳屎的事忘得一干二净,可她同我见面后干的第一件事,便是掏耳屎。为了答谢她的好意,后来我准备了一柄铜质掏耳勺送给她,可她总是不收,我把这具铜掏耳勺把玩着给她看,不仅是掏耳勺,还同时是铜牙签,是“一物多用”的好工艺品,想要说服她收下做个纪念。可她总是说:“这么精致的东西,还是吕伯伯自己留着用!”

  又有一次,小李从外地来,在给我掏耳屎后,我问她:“这掏耳屎的玩艺,你心灵手巧,是怎么学的?”她说:“我从小长在姑夫家里,姑夫是地方上的郎中,他给人开方扎针,挑痧掏耳,我看着看着也便会了。姑夫年岁大了,我又不能经常在他身边侍候,每次回家,我便尽量照料他的起居。”这时,我戏谑地说:“那我岂不就是你姑夫了!”她又说:“我对老年人都尊敬,不管是谁,我都愿意替他们掏。”

  谈话间,我不经意地说:“这掏耳屎的活,对老年人很重要,我们何不开个店!”不想她回答:“在香港,掏耳屎已成为理发业的一项业务,可耳屎不能经常掏,因为它对耳朵也有一定保护作用,所以开个专门店,恐怕生意不会好!”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老年报 晚霞 00008 掏耳屎的故事 2007-9-5 浙江老年报000082007-09-050001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