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不少小区里都安放着各种各样的大众健身器材,居民在家门口就可锻炼,这当然是好事情。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并不能做到科学合理地使用健身器材,令人担忧。
每一套健身器械都有一定的健身目的、科学的运动量和正确的使用方法,但不少市民往往凭兴致锻炼,有的在健身器上一呆就是两三个小时,一不留神就将有助于健身的有氧运动做成了剧烈的无氧运动,不但健身效果不好,还容易造成运动损伤。某些器械的使用难度比较大,需要一定的力度与技巧,可有些市民体质较差,却勉强上阵,也会造成运动损伤,甚至人身伤害。
小区健身器材有限,有时难免会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但有极少数市民却把健身器材当成了自家物品,一占就是大半天。还有一些市民使用健身器材时动作粗野,致使不少健身器材遭到了损坏,断脚的漫步机、转不动的扭腰器、“崩牙”的天梯、没座位的蹬力器等,“缺胳膊少腿”随处可见。健身器材是公共财产,市民在享用锻炼便利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自己也有维护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