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 家住杭州大关小区的王大伯晨练后感觉身体不适,到家不久他就渐渐感到一侧身体不听使唤,家人紧急把他送往省人民医院,一检查发现为中风。
据了解,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一周多来已收治中风病人10多位,大多为缺血性中风,以老年人居多。专家指出,随着高温天气到来,若不注意,类似病人还会增加。
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顾苏兵主任医师介绍,缺血性热中风病人增多的原因除了疲劳、情绪变化等原因外,气温高、气压低,身体排汗及水分蒸发量增多,导致血容量减少、血液粘稠度增高,这时血流缓慢,血管阻力增大,当血液黏度增高到一定程度时,即可能出现小栓子,栓塞心、脑等重要器官的血管,引起心、脑缺血、心肌梗塞等缺血性疾病。
专家提醒,盛夏已经来临,老人们尤其是高血压病及高血脂患者,要注意休息,不要太疲劳,应尽量避免到高温下活动,调整居室温度,减少排汗,预防肠道疾病,以防因腹泻而导致体内水分大量丢失;夏季多饮水是防止血液粘稠度增高、预防血管栓塞最简单有效的方法,老年人应做到不渴时也常喝水。每天需饮水2000-2500毫升,可饮白开水或淡茶水,每天分散地多饮水,使血液稀释,就可防止血液粘稠度过高,避免发生血管栓塞的危险。同时,一些患者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有关药物,以对抗红细胞、血小板凝集,阻止其凝聚和在血管壁附着,降低血流阻力,预防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中风早期诊疗十分重要,提醒患者注意这些突发性的症状:脸部、手臂或腿部麻木,尤其是身体单侧;说话困难或理解困难;单眼或双眼视力出现问题,看不清物体;行走困难,头晕眼花,失去平衡或协调能力;不明原因的剧烈头痛。脑中风发生后三个小时内是最佳治疗时机,能提高生存率和康复率,避免严重的脑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