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健康
3  4  
PDF 版
· 新技术让老汉避免手术之苦
· 常做手指运动 防治老年痴呆
· 当心药品消费 陷 阱
· 肿瘤精确放射治疗技术 有了新发展
· 高血压合并前列腺肥大 怎样选择降压药
· 酗酒差点出人命
· 醉虾好吃 当心“吸虫”
· 节节康氨糖胶囊专卖店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6年5月1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三个切口打通“隧道”
新技术让老汉避免手术之苦
黄春燕
  天气转晴了,89岁的金华人范土根(化名)由家人搀扶着走出家门。“我自己会走。”没走几步,范土根就倔犟地推开家人,要自己走。附近邻居看到这一幕,都啧啧称奇。

  一周前,范土根的左腿已经被当地医生“判了死刑”:必须截肢,因为以他的身体状况,无法承受传统的开刀治疗。而如今,他不但保住了腿,还逃过了开膛剖肚的“生死劫”。杭州市三医院血管外科(杭州市血管外科中心)的医生,只在他身上切了三个小口子,就解决了问题。

  范大爷的腿疾,医学上称为“髂股动脉硬化闭塞症”,在老年人群中多发。据了解,目前这种疾病的患者80%以上被误诊,而被误诊的患者中有20%被错误地截肢,永远丧失了行走能力。

  

  病况    脚趾发黑,痛得彻夜难眠寸步难行

  两年前,范大爷感觉走路费劲了。刚开始,走上500米,左腿肌肉就酸痛痉挛,需要休息几分钟,才能再走。后来,走300米腿就开始酸痛。渐渐地,能自如行走的距离越来越短,走不了几步,就挪不动腿了。范大爷以为是人老体虚的关系,便在家休息。但情况没有一点好转。去年下半年,他左脚的第二个脚趾开始发黑、发硬。每到夜里,脚趾疼痛难忍。

  到医院检查,医生说,范土根得的是严重的“脉管炎”,“左腿看样子是保不住了。”听说要截肢,而且是截到大腿根部,范土根和家人都犹豫了。

  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范土根到杭州市三医院血管外科就诊,经医生诊断,患的是严重的动脉硬化闭塞症,左髂股动脉和几乎整个左大腿动脉重度狭窄闭塞,导致腿部严重缺血,脚趾坏死。

  

  手术    三个切口,打通“隧道”输血到病腿

  按照传统的治疗手段,医生需要打开范土根的腹腔,分开众多体内器官,找到堵塞的动脉疏通。这意味着范土根必须挨上很大一刀,切口从胸口一直贯穿到小腹最下部的趾骨联合部位,长达近40厘米。对一个89岁的老人来说,这样的“开膛剖肚”,很可能诱发心脏病、脑中风等一系列问题,平安下手术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经过慎重考虑,医生决定采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治疗。

  血管外科张强主任医师率领韩伟博士等四位专家联手对范土根进行手术。三处切口同时开始,在左、右腿髂股动脉处分别切开三个约10厘米的口子,将两段人工血管引入皮肤下,像“打隧道”一样,在对侧的股动脉和患侧的股、腘动脉间搭起了“两座桥”,通过人工血管,将血液输送到患病的左腿上。三组医生同时操作,两个多小时就结束了手术,比传统的“开大刀”快了近4个小时。

  下了手术台,范土根原本冰凉的左脚马上温暖起来。由于血液流通舒畅了,脚部的脉搏也清晰可触。

  

  链接    此病误诊率很高,脚趾麻木发凉要往这方面想想

  动脉硬化是一种老年人的常见病,而现在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人也逐年增多。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在我国年发病率增长幅度在30%以上。

  更让人忧心的是,由于血管专科医师在我省奇缺,为数不少的病人容易误诊为骨病、皮肤病等,延误了治疗,有的甚至被错误地截肢。

  医生提醒,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早期症状仅仅是肢体发凉、间隙性跛行,如果你有这类情况,尽早去医院诊治。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