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 morning!”“Morning!Nice to meet you.”走在杭州的街头,如果有老人这么向你打招呼,千万不要惊讶,他们是一群老年英语爱好者。“Great See”、“Kate”、“Nancy”……是他们为自己取的英文名。
日前,在林木葱翠的云松书舍,由杭州女青年会组织的“银发老人说快乐英语”活动上,这些人又纷纷从家里赶来。“他们中很多人的孩子在国外生活、工作过,所以对学说英语充满兴趣。”组织者称。
是日,参加活动的老人共有40多个。“他们学得很艰难,但都很执着,没有一个打退堂鼓的。”已经给他们教了1年多英语的郑梅说,“我觉得,老年人对新知识的渴求和学习劲儿一点不比年轻人差。”
83岁的曹沅铮学英语已有2年多。别看她已经白发苍苍,可她却能操一口流利的日常英语。她说:“学英语不怕发音不准,只要大胆说就行。”上次,她在柳浪闻莺附近遇到一个瑞典小伙问路,就用英语为他指点了一番。“很开心,没想到一把年纪了还能用自己所学为社会作点贡献,真的感觉很值!”
58岁的叶政英两年前一个人自费去西藏旅游,那时她只会最简单的“Hello”、“Morning”等,路上不时遇到外国旅游者和她打招呼、合影留念,“可就是苦于语言表达不畅,无法和对方交流”。回来后,她就下决心苦学英语,现在日常生活用语已基本难不倒她。最近,她又凭着英语专长和一颗热诚的心,成了杭州市休博会的志愿者,她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想去国外来一趟自由行。”
76岁的赵刚然学英语可带劲了。他随身准备了七、八个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英语单词和学习难点,就连出去坐车或去医院看病的路上也会掏出来看,每天坚持学习一两个小时。他说学英语关键是发音,为此他特意准备了随身听,只要有空就会听上几句。还真灵,现在他的英语发音真个是“字正腔圆”,在一帮老同学中算是佼佼者。和他交谈,从他口中会时不时冒出几句英语,“这给我的生活增添了很多情趣。”
本报记者 沈爱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