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屋顶种花植树,早已不算什么新鲜的事情。但当我们随沈锡林走上他位于顶楼露台的“空中花园”时,葱翠欲滴的绿色迎面而来,还是让人颇感惊讶。
“我每天给这些花卉浇的水就要1吨多!”77岁的沈锡林自豪地说。在60多平方米的“空中花园”里,他栽种了250多盆花卉,品种有60多个,这其中包括了香花、果木、花木等各个类型,有些花卉,诸如月季、茶花、茶梅、杜鹃花、君子兰等,还形成了系列。他说:“我栽培的茶花有红的、白的、紫的、黄的六七个品种,月季也有六七种,杜鹃则有20多盆……”
1991年,沈锡林和老伴搬进了杭州市华藏寺巷,充分利用了顶楼有露台的有利条件,逐步种植起了花卉。他说:“1993年时,我只是在这里种一些南瓜、葫芦之类的瓜秧。到1994年,才搭起了现在这个棚架,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迷上了花卉栽培。像这盆大的麒麟,还有这些白兰花,都已经种了10多年了。”
长年与花木为伴,沈锡林也琢磨出了些门道。他指着钢铁棚架说:“当时,我搭这个棚架用了近1吨铁,除了防风,还考虑到茶花、杜鹃等喜阴花卉禁不起太阳的暴晒。有了棚架,在上面种葡萄,把喜阴的花放在下面,不仅能遮阳,还节约了场地,一举两得。”同时,针对一些花卉喜温的特点,沈锡林把自家的南北阳台都用铝合金和玻璃围了起来,做成了暖房。
面对自己心爱的花卉,沈锡林自谓是个“快乐的园丁”。他笑着说:“栽种花卉,美化了环境,空气也更为清新,置身其中,心情十分舒畅。而看着花卉发芽、开花甚至结果,自己也仿佛充满了活力。因为种花,生活更加忙碌了,但也更为充实、快乐。”
对于沈锡林而言,60多平方米的“空中花园”已在生活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清晨在“花园”里锻炼身体,晚上在里面散步。而给花浇水、修枝、施肥,也成为他每天特定的工作。他说:“我每天早上5点、下午5点都要给花浇水,以保证它们有足够的水分……”
2003年,沈锡林还参加了杭州老年大学的花卉园艺班,在那里结识了许多花卉栽培的爱好者,相互间经常交流心得。同时,跑花鸟市场引进新品种,他也是乐此不疲。他告诉我们,杭州的花鸟市场几乎都跑遍了。
沈爱群 王永杰 /文
胡洪海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