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晚霞
3  
PDF 版
· 春天有个约会
· 数字的神奇
· 笑 趣
· 老 树
· 螺蛳最至味
· 像橡树一样生活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4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螺蛳最至味
赵 畅
  螺蛳,似乎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的生活,尤其是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困顿年代,它可是我们餐桌上的一道至味。

  春夏之交该是螺蛳上市的旺季。记忆中我们的小山村里有一个中年妇女挑着螺蛳担,走家入户吆喝着兜卖。大约是这位中年妇女只做螺蛳生意,且附近村子只有她一个人做这生意,故大家都亲切地招呼她为“螺蛳嬷嬷”。她倒也认可,只要有人喊她一声,她都会笑容可掬地搁下担子:“侬买吗?刚从河里摸来的,新鲜得要命。”她一边说一边会用双手习惯性地扒开外面一层,勺里面那层鲜亮水灵的螺蛳招徕你。

  说来亦奇,不论是谁,不管你买半斤、一斤,她双手利索得很,三两下就抓齐了,待倾侧秤盘倒掉其中的些许水,一称保准。而为了让你满意,称毕她总是会再添上一小把。所以她的一担螺蛳,要不了两个小时,便会售罄。

  我的家乡在四明山麓,那里出产的螺蛳,青青翠翠的,很有点秀气,很有点江南风韵。毕竟在青山绿水中滋养,哪能不出落得标致异常呢?据说,螺蛳在清明节前后最为肥硕,民谚有云“清明螺赛过鹅”。而今回想起来,怪不得祖母清明时节总是隔三岔五买螺蛳给一家人吃哩。

  螺蛳一生在河泥里过日子,可谓孤陋寡闻了。其坚硬的外壳,怕亦只是老天爷恩赐于它的,为的是让其不受外侮。其实,即便有了“装甲”,它亦是胆小如鼠的,你一碰它,它就会缩进壳里。

  作为一道美味的小菜,炒螺蛳下饭不错,下酒最好。吮一颗螺蛳,喝一口女儿红,在那一吮一吸之间,一天的劳累消释了,一切的烦恼消融了,刹那间,生活似乎灿然美好起来。当年,相聚在白马湖畔春晖园任教的朱自清、夏丐尊、丰子恺等名师大家,春夏总要从白马湖里摸些螺蛳,并在湖边摆上八仙桌,以螺蛳下酒,并边喝酒边吟诗的。在一钩明月里,爽朗的笑声总能传得很远很远。

  螺蛳最至味,至味最相思。著名电影导演谢晋,每每回家乡,他总要叫上一碗炒螺蛳。有一回,笔者与之聚餐,待炒螺蛳一上,他就迫不及待开筷,边夹螺蛳边笑呵呵地自言自语:“笃螺蛳下酒,强盗来了勿肯走。”离乡数十年的这位大导演,至今一字不差地记着这家乡俗语,真是奇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