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晚霞
3  
PDF 版
· 春天有个约会
· 数字的神奇
· 笑 趣
· 老 树
· 螺蛳最至味
· 像橡树一样生活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4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像橡树一样生活
周添成
  有人说人生如四季,春繁,夏茂,秋实,冬凋。从人的生理年轮来看,这一比喻还确切,无可厚非。但别忘记,人还有心理即精神的一面。在某种意义上,心理因素要比生理因素重要。最近,重读英国19世纪著名诗人艾尔弗雷德·丁尼生的《橡树》,对人生又有深一层的理解。

  《橡树》一诗分成三段,第一段:像它一样生活吧,/不论你老幼,/像那棵橡村,/春天里充满生机;/像鲜亮的金子;/第二段:夏天里茂盛,/然后;然后,/秋天里成熟,/它色泽朴实/又像黄金。/第三段:它所有的树叶,/最终掉落,/瞧,它挺立着,/只剩树干与树枝,/老秃的力量。/

  不难看出,诗人用简单朴素的语言描写了橡树的生长过程。在一年的时光中,它一荣一枯,一绿一黄。其实人的一生何尝不是这样,生老病死是人不可违抗的自然规律,青春是不可能常驻的。但不管是荣是枯,是绿是黄,橡树都具自己的鲜明特征:春天“充满生机”,夏天“茂盛”,秋天“成熟”,冬天显现它“老秃的力量”,一年四季都高大挺拔。不论环境好与坏,不论遭遇如何,都精神饱满,活力无限。这是一种乐观向上、积极有为的精神。在现实生活中,不乏具有这种精神的人。比如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已逾古稀,退而不休,继续为祖国水稻事业兢兢业业地攻关;比如象山92岁高龄的张金凤,与癌症抗争了70年,让人佩服不已;又如东阳一位离休干部吴锡华,今年78年,每天在电台里用东阳方言讲故事,备受听众欢迎,迄今已讲了5年之久,故事达1500个。他们都像橡树一样,精彩地生活着。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