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专业和关怀绘就幸福晚年
“浙”些优秀服务暖人心
林雨尘
近日,2025年“商暖人心 福满同行”助老爱心服务优秀案例名单正式公布,一批在养老服务领域中创新模式、倾注真情的标杆单位与个人脱颖而出。他们以专业服务和人文关怀,共同为长者绘就幸福晚景的温暖底色。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这些优秀案例,感受背后的温情与责任。
为本次活动提供公益支持的浙江省福利彩票管理中心负责人表示,这些优秀案例生动体现了福彩“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发行宗旨。它们不仅是行业榜样,更激发了全社会参与助老服务的热情,展现出“人人参与、人人尽力”的生动局面,成为我省公益事业蓬勃发展的真实写照。
◆ 一面锦旗,见证专业与温度
浙江椿熙堂养老服务管理有限公司的新护理员赖婷婷,在服务93岁术后老人厉大伯及多病缠身的章大娘时,充分运用专业所学,她以细致入微的照护赢得了老人“胜似儿女”的高度评价。一面锦旗,正是椿熙堂专业与温度并重的最佳见证。
◆ “康养大姐”,守护晚晴安康
驻点杭州市拱墅区双荡弄社区的浙江宏爱助老为老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护理员高建慧,被老人们亲切地称为“比亲闺女还贴心的人”。一年盛夏,社区一对高龄老人陷入困境——老先生中风卧床,老太太刚做完眼部手术。高建慧连续两个月为老人爱心送餐,顶烈日往返,以家人般的照顾赢得了“亲人般关怀”的真挚赞誉。
◆ “暖邻姨”
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米”
在湖州,长兴康达老年颐养中心的“暖邻姨”团队如同贴心女儿,为乡镇老人解决吃饭、就医等实际困难。截至目前,32名成员累计服务超过3160人次,为114位独居老人带去依靠,送达热饭6300余份。她们用最朴素的关怀,让养老服务的“最后一米”充满温度。
◆ “我们是一家人”
陪伴特困长者安度晚年
面对特困与失能失智长者的照护难题,石桥爱心养老服务中心推出“如亲”计划,已为500多位老人提供专业服务。该计划特色推出“陪医无忧”“爱心代购”及多项公益关怀,用实际行动走好爱心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 一场始于“商量”的温暖守护
瑞安市爱无疆康馨塘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黄恩洁,为84岁失明独居的陈花妹阿婆量身定制并执行了长达两年的帮扶计划。从每日餐食的准时送达,到每月洗脚、理发、居家清洁,全方位的持续照护守护老人安稳幸福的晚年。
◆ 数字赋能,让养老更暖心
元乾带领团队专注于智慧养老数字化平台建设,通过省域级管理平台与五大核心业务,构建全域化服务生态。平台与支付宝等机构合作,切实提升老年人的养老体验与生活质量。团队推出的“适老化设计”也让老年人享受到更舒心、更便捷的智慧养老服务。
◆ “织网人”暖心守护独居长者
面对83岁独居的丽奶奶,金华市同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工化身“织网人”,用专业与温情层层守护。通过“叙事治疗”进行心理疏导;识破保健品骗局,为她织起“安全网”;更协助她联络社区,重拾生活热情。有温度的介入,让独居长者告别孤独,真正实现老有所依。
◆ 用微电影留住岁月记忆
陈钦周带领团队为省内多家医院打造院史馆、撰写院史。团队为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拍摄的《百年市一》微电影,生动呈现医院历史沿革。许多老人观看后激动地向摄制组诉说年轻时与这家医院的渊源,认为这部微电影为公众集体记忆留下了珍贵结晶。
◆ 用8年化解10余年心结
衢州市阳光社工服务中心“心灵绿洲”服务团队对文孝英奶奶展开长达八年的温情守护。通过83次电话沟通,38次家访,29次陪伴散步、聊天等暖心举动,以专业心理疏导融化老人心中的坚冰,老人特意送来亲手栽种的花卉表达感激之情。
◆ 青少年为乡村老人绘就
“记忆博物馆”
浙江省绿色科技文化促进会团队牵头开展“银龄漫记·绘忆传承”活动,用艺术为老人定格珍贵记忆。青少年走进余杭鸬鸟镇,聆听乡村老人的生命故事,并将其凝练于画作之中。项目以艺术搭建代际桥梁,让40多位老人的记忆在社区中温暖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