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9版:健康

外科医生被老花、散光“拖后腿”

一台手术 延续“一把刀”职业黄金期

  当一位资深肿瘤外科医生拿起手术刀,怕的不是复杂的病情,而是原本清晰视野变得模糊时的无助。

  作为杭州市级某三甲公立医院肿瘤科“一把刀”,这两年51岁的张医生差点“缴械”。老花、散光的出现,让她的职业生涯面临挑战。幸运的是,由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之江院区陈鼎院长主刀的一场手术,让她重回职业黄金期。

  一把刀遭遇“至暗时刻”

  张医生常年奋战在一线。随着年龄增长,老花和散光问题让她面临前所未有的职业危机——显微镜下组织边界模糊、精细缝合时视觉切换迟缓。经过业内同行推荐,张医生慕名找到有着丰富精准屈光性晶体手术经验的陈鼎院长。

  “外科医生的视力危机比普通人更致命。”同为外科医生的陈院长深知张医生的困扰。医生工作时需要同时看清远、中、近等不同视距,如果出现视物模糊、重影、视疲劳、对比敏感度下降等情况,会直接影响手术精准度。

  为“手术眼”定制视力升级

  陈鼎院长团队为张医生进行了全面细致检查,发现患者存在200度老花合并150度散光,且晶体密度有变化。“外科医生对全程视力和动态视力的视觉质量要求远超普通人,对于张医生而言,戴镜不是最优选择。”经过精密计算、谨慎评估和充分沟通,最终选定平板四襻散光矫正型三焦点人工晶体。该晶体可同时解决白内障、老花及散光问题,并能提供全天候光环境下的稳定视力。

  手术当天,陈鼎采用1.8mm微切口超声乳化技术,并在CALLISTO eye精准数字导航系统辅助下精准植入平板四襻三焦散人工晶体。术后次日,患者的远、中、近均达到1.0视力。“找回了以前手术时的从容感。”术后至今,张医生已完成20余例肿瘤手术。前来复查时,他特地赠送锦旗,向陈鼎院长团队表示感谢。

  高精度职业更需视力守护

  显微镜下需要频繁调节焦距,手术时出现短暂视物模糊,夜间或强光下视力明显下降……陈鼎提醒,外科医生一旦出现以上情况需警惕“职业视力危机”。 “建议45岁以上人群,每年做一次眼健康检查。外科医生更需优异视觉,这是维护患者生命安全的基本配置。”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之江眼科已经引进了全球最尖端的眼科手术导航系统——德国蔡司Callisto Eye 精准手术导航系统,搭配高端手术显微镜 Lumera 700,开启了精准屈光晶体手术时代。近三年来,已有13位医生通过此类手术重返精准医疗一线,延续职业生涯的黄金时期。 记者 徐小翔

  如需了解高端晶体手术,可拨打本版左上角电话,手术送价值3000元德国蔡司Callisto Eye手术导航系统。


浙江老年报 健康 a0009 一台手术 延续“一把刀”职业黄金期 2025-08-05 浙江老年报2025-08-0500009;浙江老年报2025-08-0500010 2 2025年08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