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的他又能撑起一个家了
本报讯(通讯员 马梦迪)前段时间的一个深夜,53岁的张先生因突发“头晕头痛伴意识不清4小时”被紧急送至浙江省人民医院。入院时,他已意识模糊,急诊CT检查显示左颞叶脑出血。
“他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平时有高血压却总不按时吃药,这次要是倒下,天就塌了……”妻子的手不住颤抖。
接诊的神经外科高法梁副主任医师团队迅速研判:患者出血量大、病情进展迅猛,需立即清除血肿。但传统开颅手术创伤大、恢复慢,可能影响患者作为家庭顶梁柱的后续工作能力。为最大限度兼顾“抢救生命”与“保护功能”,加速康复,团队评估后决定启用神经外科最先进的机器人辅助导航下微创血肿清除术——以“厘米级切口”挑战“毫米级精度”。
医生在机器人引导下开一个小口,清除血肿,手术仅用30分钟便成功完成。术后CT显示血肿清除,脑组织压迫解除。家属激动落泪:“创口比硬币还小。”
得益于机器人微创手术的优势,张先生恢复速度远超预期:术后第一天意识清醒,第二天拔除引流管,第三天自主进食,术后第6天已行动自如、谈笑风生,经评估痊愈出院。出院当日,他对着镜头竖起大拇指,笑容灿烂:“现在我又能扛起这个家了。”
此次救治成功,源于高法梁团队对“精准神经外科”理念的践行。“让患者以最小代价重获健康,是我们团队持续的追求。”高法梁强调,现在对于术前没有发生脑疝,也就是通常说的眼球瞳孔没有放大的脑出血,一般都主张微创机器人手术。“非脑疝不开颅”的理念在他们医疗团队已经践行得非常普遍,大部分病人都可以在一周内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