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累”到呼吸衰竭仅数周
医生:这种乏力或警示内脏正遭免疫攻击
本报讯(通讯员 陈雨虹 吴婧)52岁的刘女士近20天饱受折磨:乏力感、关节处皮疹、肌肉关节酸痛、眼睑浮肿、体重下降,后来又出现咳嗽咳痰、胸闷、头晕和低热等症状……近日,她走进了浙江医院三墩院区全科医学科乏力门诊。
浙江医院副院长陈进主任医师马上建议刘女士住院检查,医护团队迅速启动一套针对风湿免疫性疾病特别是皮肌炎的“组合式”检查。
炎症“侦察兵”:血沉、C反应蛋白显著升高,提示体内存在强烈的炎症反应。肌肉损伤报告:肌酸激酶、醛缩酶等肌酶谱检查指标异常,反映出患者肌肉受损。免疫“指纹”鉴定:抗核抗体谱异常,肌炎特异性抗体谱检测发现抗MDA5抗体阳性。肿瘤筛查:皮肌炎患者肿瘤标志物指标会显著升高,同时皮肌炎患者合并恶性肿瘤的风险也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可为后期治疗提供依据。肺部CT检查:“双肺间质性改变/纤维化”改变,印证了其呼吸道症状及肺部受累的严重性。
结合诸多检查结果,皮肌炎的诊断得以明确。
皮肌炎属于风湿免疫疾病范畴,它的狡猾之处在于,早期表现常常缺乏特异性,极易与其他常见病混淆,十分凶险。
其典型症状包括眼眶周围特征性“向阳性皮疹”(紫红色水肿性斑疹)、指关节处紫红色丘疹、颈部及前胸的“V”形红斑等。肌无力是核心症状,患者可能感到上肢抬举困难、下肢蹲起费力,甚至抬头困难或吞咽费力;肌肉疼痛也常见;另外还可能伴有低热、乏力、体重下降等。
该病还会对内脏进行侵袭,疾病可累及肺部(如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导致咳嗽、胸闷、气短,严重的甚至呼吸衰竭)、心脏、关节等。
全科医学科副主任柴栖晨强调,刘女士的症状在初期极易被当作亚健康或局部问题处理。浙江医院医疗团队看到多系统症状组合且常规治疗无效时,会高度警惕免疫病或肿瘤病,迅速启动系统性排查,这对于抓住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黄金窗口期至关重要。
刘女士是幸运的,在初筛分类和风湿免疫科专科会诊精准识别下,她的皮肌炎得到了及早确诊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