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7版:说法

老人服用降压药后被紧急送医

一个举报牵出跨省假药制售链条

  脑壳疼、眼睛发胀、心里还有点发慌……母亲服用完降压药后,居然出现这些身体状况。来自湖北南漳的赵先生没想到,一瓶降压药竟然牵扯出一支跨省假药制售链条。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正规药店买到无效药

  2022年7月的一天,常年在外打工的赵先生突然接到从老家湖北南漳打来的电话,称年近八旬的母亲住院了。

  原来赵先生的母亲患有高血压多年,需要每天服用降压药。由于之前的降压药吃完了,老人便从家附近的药店新买了一种。然而服药没多久,就出现头痛、眩晕等症状,被邻居紧急送到医院。

  赵先生急忙赶回老家,在仔细查看了母亲新买的降压药,发现其外包装和说明书上的字迹深浅不一、印刷比较粗糙,看起来不像是正规药厂生产的,怀疑母亲买到了假药,便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了举报。

  相关工作人员查验实物后发现,这盒所谓的“降压药”上根本就没有药品批准文号。经认定,这盒“降压药”属于假药。

  由于生产、销售假药涉嫌犯罪,市场监督管理局随即将假药认定书和前期调查收集到的证据一并移送到南漳县公安局。

  假药链条逐渐清晰

  接到线索后,民警在涉案药店仓库里找到了类似药品。药店老板华某称这些药是从一个叫刘某的膏药经销商处进购的,而卖给刘某假药的人则是他的广西老乡蒙某。蒙某被抓获后,向警方交代这些药来自同县的方某。

  据方某交代,他从网上定制了包装盒、说明书,并在广西平南的一处窝点内将成板胶囊和说明书放入包装盒里加工成成品,以每盒3元左右的价格卖给下家。

  方某供述,他的上家是一个微信昵称叫“红包”的人。警方发现,这些收款的物流公司虽然名称不一,但地址都在安徽省临泉县某物流园内。侦查过程中,一个可疑男性浮出水面。

  物流公司老板向民警提供了该男子的微信界面。民警发现其微信号和“红包”一致,遂确定身份,蹲点几天后遂将其抓获。

  不明粉末假冒多种药品

  “红包”真名李某,在安徽临泉租用了一处自建房制售假药。李某称自己把这些成分未知的中药粉末制作成胶囊药剂或丸药后,从网上联系厂家印制说明书和包装盒,将其包装成多种药品。药品的成本在1块钱左右,层层加价后药店以每盒20块钱的价格卖给消费者。

  这些成品包含降压、降糖、补肾、止咳、止痛五大类,共23个品种。经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认定,均为假药。

  最终,南漳县人民法院以生产、销售假药罪判处中间商方某有期徒刑九个月,处罚金3万元,追缴违法所得;中间商蒙某、刘某、华某因犯销售假药罪分别获刑九个月到八个月不等,并处相应罚金,追缴违法所得。

  据CCTV今日说法


浙江老年报 说法 a0007 老人服用降压药后被紧急送医 2025-07-29 浙江老年报2025-07-2900008;浙江老年报2025-07-2900012;浙江老年报2025-07-2900010;浙江老年报2025-07-2900011;浙江老年报2025-07-2900013;浙江老年报2025-07-2900014 2 2025年07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