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知音
我向来以为,高山流水觅得的知音固然可贵,而在棒喝或指责声中相遇的朋友却更加真诚。伯牙子期之事虽风雅,终究久远。而今白发苍苍,倒是在几番“刻薄”言语里,寻得了三两真朋友。
近年我颇好书法,也爱涂抹些小文。为求长进,加入不少银发社交团体。群里每逢有人发文、诗或字画,照例是“大拇指”与“鲜花”蜂拥。起初我也随大流,见帖便赞,后来发觉许多人连作品未看,拇指已竖起,敷衍了事。更有人沾沾自喜于点赞,抵触批评。
真正的朋友,不在阿谀,而在直言相助。我有两位至今未谋面的网络好友,便因其“刻薄”而结缘。
浙里养诗文群中有位“兔哥”,据说是建设兵团老知青。他待文字极恭敬,见错字必指出,屡错不改便厉声呵斥。我本是错别字大王,在他的监督下,竟养成了完稿反复检查的习惯,近来还学会语音审校,错字渐少,文章也略见长进。
书画群有位楼富强老者,更为“尖锐”。他以为作书绘画必一丝不苟,字法、章法、印章皆不可乱。见作品有瑕疵必指正,若毛病重复,认为其心不焉,便会“骂”之。我落款向来歪斜随意,经他屡次棒喝,才渐渐端正。
如今世人多爱听好话,肯说真话的愈少。我们这些年过花甲之人,倒在这网络世界里,寻得些许真心。白发交友,绝不能喜听谀言媚语。有时一声“棒喝”,胜过万千点赞。 金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