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练三伏” 小心越练越伤
7月20日开始,将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不过,热浪滚滚的天气里,运动这把“双刃剑”稍有不慎会伤身。
运动也有黄金时间
绝对避开:10-16时暑气正盛、紫外线强,应避免户外活动。最佳选择:清晨5-7时或18时后进行运动。休息指标:气温>32℃且湿度>60%时,暂停户外剧烈运动,选择室内运动或休息。
如何计算适合的强度
爆发性运动很可能造成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缺血缺氧。通过监测心率,可以判断运动是否过量。可以用公式来判断:用220减去年龄,是一个人在健康状态下可以达到的最大心率。中高强度有氧运动的心率范围=(220-年龄)×60%-85%。
补水要从运动前开始
运动前2-4小时补水500毫升即可。最好喝白开水,避免高糖饮料。运动中每隔15-20分钟补水100-150毫升,每小时饮用量不超过1升。如果运动时间持续较长,可以喝淡盐水。
为何不能等口渴再喝水?口渴感是轻度脱水的信号,运动表现已开始受损,甚至会出现头晕、心慌等。
运动后切勿立即大量喝水,应休息一段时间,待呼吸、心跳相对平稳后再补充水分,也可补充含钾、镁的天然食物,如香蕉、菠菜等。严禁运动后猛灌冰水,5-15℃的温水或常温饮品最利于吸收。
随时关注身体信号
若出现以下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必要时就医。
头痛头晕:若持续头晕,是脑供血不足的信号。
恶心呕吐:若锻炼时或锻炼后恶心,多数是由于机体因运动过量、缺氧造成。
胸部不适:若锻炼过度,前胸大汗同时伴有气短,可能是心脏受影响的信号,应立即停止活动。 据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