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7版:新闻

“银龄导游团”鲁镇“呐喊”

用乡音让鲁迅笔下的世界“活”起来

  本报讯(记者 王杭晨 通讯员 姚陶祎)“大家看这座古戏台,鲁迅先生小时候最爱看的就是社戏。他在《呐喊》里描绘的‘乌篷船’载着乡愁,‘罗汉豆’飘着香气,这些都能在鲁镇找到生动的影子……”盛夏酷暑,绍兴市鲁镇景区迎来了一年中最火热的旅游旺季。昨天,在古戏台前,68岁的丁秀英手持小喇叭,声音洪亮清晰,将鲁迅笔下的世界娓娓道来。她的讲解,仿佛为眼前的景物注入了灵魂,引得游客们纷纷驻足。

  不远处,游船码头旁,61岁的顾美婉正被几位年轻游客围着。“请问民俗展示馆怎么走?”“附近哪里有地道的绍兴菜?”面对一连串的问题,顾美婉不慌不忙,从随身的布包里掏出一张精心手绘的鲁镇地图,向游客耐心解答。

  两人都是绍兴市柯桥区安昌街道老年学校“古镇银龄导游团”的成员。这支成立于2021年的银龄导游团,从最初的10余人壮大至如今的40余人,成员是平均年龄66岁。为迎接暑期客流高峰,成员们提前一个月“备战”,复习历史知识,模拟讲解场景。

  “古镇银龄导游团”成员皆是“老绍兴”,对当地风土人情了如指掌。安昌街道老年学校还定期组织文化知识、导游技巧及急救培训,让这支“银发天团”专业值拉满。

  许多游客表示,银龄导游团的讲解专业又接地气,让他们对鲁镇文化有了更深理解。

  在柯岩云骨旁,银龄志愿者轮番登场献艺。花棍舞《东方大国》铿锵有力的节奏展现了老年人的活力,太极刀表演《精忠报国》让游客领略传统武术的魅力,越剧《祥林嫂·洞房风波》再现了鲁迅笔下人物的悲欢……

  “我们不仅想讲好鲁镇的故事,更希望通过各种形式,把绍兴的文化、江南的韵味,活灵活现地展示给游客,同时让老年人找到发光发热、实现价值的舞台。”团队负责人姚志先说。

  这支队伍已成为当地文旅融合、文化传承的一股独特力量,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知识,为八方游客带来别样的“鲁镇风情”。


浙江老年报 新闻 a0007 “银龄导游团”鲁镇“呐喊” 2025-07-18 浙江老年报2025-07-1800006 2 2025年07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