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次实现杨梅保鲜近1个月
“浙农码”为青田杨梅出海保驾护航
本报讯(记者 徐雨阳)7月4日,深圳罗湖口岸码头,一箱箱杨梅鲜果正在紧锣密鼓地卸货分装,等待发往新加坡、越南、迪拜等国的500多家中高端商超。
你肯定想不到,这一颗颗仿佛刚从枝头摘下的杨梅,其实采摘于6月中旬。
“第一批正式对外销售的超长保鲜杨梅采摘于6月16日,运到深圳蛇口码头,存放到6月26日才开箱销售,两天内8吨杨梅销售一空。”提到自己的杨梅,洪东彷一脸骄傲。
青田杨梅何以修得“不腐神功”?秘密就在于运输和存储杨梅的高科技集装箱。
从室外踏进集装箱,记者忍不住打了个寒战,温度计显示,箱内温度仅有-6℃,而长期处于冰点以下的杨梅仍旧个个汁水充盈,手感紧实有弹性,丝毫不见冰晶。
“杨梅之所以不结冰,是因为集装箱里的水分子在电磁影响下,从原本的无序运动转变为有序运动。”洪东彷指了指集装箱的顶部,“通过调控集装箱内的空气湿度和空气成分比例,进一步减弱杨梅的呼吸作用,让其处于半休眠状态。”
“曾经,浙江的果农苦于杨梅难以走出长三角,现在依托超长保鲜技术和青田丰厚的侨商资源,将青田杨梅卖到世界各个角落不再是梦。”洪东彷说,本周公司已经获批“浙农码”赋码资格,扫码直接溯源到杨梅种植园,产地一目了然。有了“浙农码”优果优价的品牌效应加持,不仅杨梅季销量增长明显,最显著的是海外消费市场的拓新和复购。
“今年,我们通过和县农发公司合作,设计发售印有‘浙农码’的杨梅包装盒,有效降低果农赋码的时间和经济成本。”青田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青田将对稻田米等地标性农产品进行逐一赋码,让“浙农码”真正成为“致富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