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小病70岁以上患者占7成
三位主刀跨科室联合“修疝”
本报讯(记者 林乐雨 通讯员 李煦)近日,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疝和腹壁外科、胃肠外科的专家联手完成一台高难度的食管裂孔疝手术。
5年前,陆大伯因胃癌做了全胃切除手术,3年前,陆大伯首次被发现有食管裂孔疝并做了修补。半年前肠梗阻症状又卷土重来,经过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一个月前,陆大伯再次发生腹痛腹胀,被确诊为“复发性食管裂孔疝伴肠梗阻”。
陆大伯很消瘦、有多次腹部手术史,腹腔内解剖结构已改变,且伴有梗阻,肠道存在坏死的可能,手术风险极高。为保证手术顺利开展,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疝和腹壁外科专家王平、副主任黄永刚、胃肠肛外科主任单毓强三位“主刀大将”联合护航,经过5小时手术,最终成功解除肠梗阻,修补好食管裂孔的缺口。
什么是食管裂孔疝?黄永刚说,食管裂孔是胸腔和腹腔之间的一个“小通道”,正常情况下,食管从这里穿过。但如果这个“通道”变大,肚子里的胃、肠子等器官就可能“溜”进胸腔,这就是食管裂孔疝。常见症状有烧心、反酸、胸痛、咳嗽、咽喉肿痛等,严重时甚至躺着都会感觉食物往上涌。
老年人是食管裂孔疝的高发人群,70岁以上患者约占70%,有胃肠或食管手术史的患者发病率更高。当反酸、咳嗽、烧心等症状较为轻微时,可及时通过药物和调整生活饮食习惯缓解。要少吃多餐,避免暴饮暴食,避免进餐过快、过饱,少食高脂饮食、辛辣食品、忌咖啡、浓茶、酒精等。
黄永刚提醒,食管胃孔疝可通过胃镜、测压等检查明确诊断。裂孔疝一旦扩大需要及时手术。术后需定期复查,警惕搬重物、剧烈呕吐等行为增大腹腔压力,导致疝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