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15版:浙里养俱乐部

红军父亲林魁的
烽火人生与本色坚守

  父亲林魁,原名林朝亮,出生在浙江平阳小坑乡穷苦人家。1935年,16岁的他因亲见红军为穷人伸张正义,深受感召,毅然追随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他年纪虽小,意志坚定,以顽强毅力打动首长,正式成为一名红军战士,投身革命洪流。

  入伍后,父亲因机灵识字,被派学习医护,成为师部首长身边的卫生员。他深知责任重大,在艰苦卓绝的游击环境中,视药箱如生命,不顾个人安危救治伤员,以勇敢机智赢得“红小鬼”赞誉。首长为其改名“林魁”,寄望他成长强壮。

  1938年,父亲跟随粟裕大军北上抗日。在皖南事变战斗中,父亲所在部队遭遇重创,父亲时任新四军二支队老三团三营八连副政治指导员,他身负重伤与部队失散。凭借救护知识自救后,他历尽艰辛寻找部队,途中得到善良军属史钟锡一家的冒死收留和精心照料。养伤期间,他打短工、讨饭,始终不忘寻找组织,并悉心保护着缝在衣服里的党员证。历经两年,他克服重重困难,带着救命恩人的儿子史才贵,终于找到了新四军部队,重新归队,重新当战士,编入新四军第六纵队16师46团二营四连,党员身份和军籍也得以确认延续。

  父亲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身经百战,受伤数十次,毫无畏惧。在红军时期的浙南游击战,抗日战争时期的赤山大战、界牌战斗、白臼湖战斗、长兴战役、牛首山战役,解放战争时期的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兰封战斗等等战场上,都有父亲英勇冲杀的身影。

  父亲在一次战斗中头部重伤,子弹从左耳后打入,穿透舌头,打掉3颗牙,右嘴角穿出。痊愈时,新中国已经成立,他服从组织安排,转到地方工作,先后在多个岗位任职。无论在军队还是地方,他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坚守军人的政治素养。在特殊年代,他始终坚信组织,在平凡的农机站站长岗位上,依然认真工作。也是在这段时间,才去医院取出身上的3个子弹片。

  1954年,父亲获“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颁发的抗美援朝纪念章,1955年,获国防部颁发的“解放奖章”,1957年,分别获国防部颁发的“三级八一勋章”和“三级独立自由勋章”,1958年被国防部授予大尉军衔,获国家民政部发的“革命伤残军人证”,定为三等甲级伤残。

  1980年离休后,父亲积极投身革命传统教育,经常到学校、机关、部队、工厂,以亲身经历讲述革命故事,传承红色精神。

  2001年7月2日,父亲病逝。在生命最后时刻,他对前来探望的县领导深情表达了这次未能参加党的生日活动的遗憾。几十年,父亲从浙南山里少年到南征北战,在枪林弹雨中成长,在和平岁月里奉献,离休后仍燃烧余热,生动诠释了贯穿生命的“战士本色”和对党的忠诚。

  父亲林魁的名字和事迹,与无数为民族独立、人民幸福奋斗的先辈一样,值得后人铭记。

  林永建 林永胜 林霞 林青


浙江老年报 浙里养俱乐部 a0015 红军父亲林魁的
烽火人生与本色坚守
2025-06-27 浙江老年报2025-06-2700008 2 2025年06月2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