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次疏忽拖到“罢工”才惊觉
关注尿液这三个细节可提前发现
本报讯(通讯员 王蕊 江晨)不久前,45岁的强哥刚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了慢性肾脏病5期,也就是尿毒症。直到肾脏病中心周静怡副主任医师告知结果,他还是没想明白,自己平时身体挺好的,怎么就突然得了这么严重的病?
强哥的人生信条是:天道酬勤。参加工作后,一直勤勤恳恳,啥事都冲在前,唯独体检这件事被他拖了又拖。
两个月前开始,强哥常感力不从心,吃啥都没胃口,还出现浮肿、呕吐。一天早上起来照镜子,强哥发现脸色蜡黄、眼睑浮肿,脚肿得鞋子都穿不进去。不由分说,强嫂拉着他来到浙大一院。
当他拿到检查报告时,手都在颤抖:血肌酐爆表。“身体给过你很多提示,只不过你都忽略了。”接诊的周静怡副主任医师表示。
“我还以为都是累的呢,压根儿没往肾病上想。”强哥懊恼地说。最终,强哥答应积极配合接受治疗。
周静怡也借此和大家分享3个生活中的关注点。
颜色:血尿,有的鲜红如血,首先考虑是膀胱或者尿道问题;有的有血凝块,首先考虑膀胱问题;有的像洗过肉的水一样粉红,也有的像酱油一样红得发黑,应该考虑肾脏问题。小便色深黄像浓茶一样,如果不是饮水饮食、服药等影响,首先要考虑肝胆疾病。
泡沫:什么样的小便会起泡沫?学名叫蛋白尿。蛋白尿意味着肾脏可能有问题。为什么要说可能呢?因为蛋白尿还有生理性蛋白尿和功能性蛋白尿之分,所以发现泡沫尿也不要惊慌。如果小便太急,产生的泡沫太高,你可以久久注视它一下,如果正常,泡沫会在你期待的目光下慢慢消掉。
量与次数:小便的量与次数,一方面,反映了喝水的多少,另一方面,反映了肾脏功能。其他疾病,像尿路感染、糖尿病、前列腺增生等,甚至还有精神因素,也会引起小便次数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