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教育的种子播撒到祖国西部热土
浙江大学探索银龄支教新模式
本报讯(记者 徐小翔 通讯员 张晓亮)“退休了,褪不去的是教育者的使命,放不下的是对学子的牵挂。愿用半生积淀化作薪火,点燃希望,续写教育报国的赤子情怀。”近日,在滇西应用技术大学银龄教师交流座谈会上,来自浙江大学的盛奎川说出银龄教师心声。5年来,浙江大学共选派银龄教师44人次,他们将教育的种子播撒在祖国西部热土。
2020年,教育部启动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2023年升级为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浙江大学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部署,对口支援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塔里木大学、新疆科技学院和延安大学,近年来又向石河子大学、西昌学院等援派教师,引导优秀退休教师为振兴西部高等教育,助力现代化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2024年9月,教育部直属高校援疆银龄教师团队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浙江大学3位援疆银龄教师(周耐明、傅东黎、朱岩)属于此模范集体。
浙江大学离退休工作处处长朱征表示,浙江大学高度重视银龄教师工作,建立了遴选、政审、体检、欢送、慰问、追踪服务等一套闭环工作体系,探索形成“浙大支教模式”。今后,浙江大学将着力加大对银龄支教团队的宣传力度,凝聚银发力量参与教育帮扶共识,鼓励更多退休教师投身西部教育事业,形成“以点带面”的辐射效应。与此同时,浙江大学将继续以“银龄计划”为纽带,引领更多银龄教师接续奋斗,以实际行动诠释教育的大爱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