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前沿 设置灵活
温州“银发”短期学堂受欢迎
本报讯(记者 王兴 通讯员 郑小飞 李天心 余冰涵)近期,温州老年大学“华龄速学堂”开班,首期试水开设的“乐龄AI初体验”等7门课程被“秒抢”。接下去的1个月,200人次的老年学员将解锁DeepSeek、钢琴、声乐、形体芭蕾等技能。
随着老年人数量增长与人口结构变化,养老需求日渐呈现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也对养老服务提出更高要求——既要老有所养,更要老有所乐、老有所学。
“速学堂”何以解锁“乐学”新方式,成为老人心头好?
业内人士分析,老年大学作为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的重要场所,仍有不少问题待解。一方面,传统学制学员流动性较差,导致资源循环慢。另一方面,老年人往往要帮助工作繁忙的子女分担家务、照顾孙辈,难以长时间听课。
“速学堂”,顾名思义就是上课时间短,这种学制抓住老年人的需求痛点,快速轮换释放学位资源,缓解学位紧张,让更多居民老有所学。短训课程的开设既完善了学校的课程生态,又精准对接老年群体多层次学习需求。而且,课程设置灵活,适应老年人时间有限的情况,降低了入学门槛。
通过“校银”合作,首期“华龄速学堂”在农商行南汇校区开班,即使名额已满,仍不断有学员咨询报名事宜。
办好老年教育,既要着眼老年人的现实需要,也要关注质量与普惠等方面问题。
“首期短训班反响良好,给了我们新的启发。”温州老年大学负责人表示,学校将在持续优化课程体系、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适老化教育赛道,通过多元化学习选择,助力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