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阵地开新课 发挥特长有所为
“文化味”激活乡村养老新图景
本报讯(记者 王杭晨 通讯员 李瑜薇 张荣花)12日,在丽水市庆元县银龄画家培训班上,岭头乡文化特派员吴明全为村里留守老人授课,讲解绘画要领。学员们拿起毛笔,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近年来,岭头乡积极探索文化养老新模式,打造多元化、多层次文化养老服务体系,让老人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更推动文化传承与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
在各村文化阵地,每月都会开展不同类型技能实训课堂,如通过方言特色教学,开展情景模拟演练,让老人“沉浸式”获取养生、防诈、紧急避险等知识和技能。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银龄技能课堂20余场次,惠及1000余人。
不仅是开展新课程,老活动也有新玩法。每个月农历初九是岭头乡南峰老人协会开展活动的日子,已坚持30年。如今,协会又新增一项文化活动——开展文学创作。
“退休后,我回到故乡,这里山好水好空气好,瞬间充盈了我的灵感,在家写诗、练字,参加每月老人协会聚会,这就是我的理想退休生活。”协会会员黄立鹏说。
老人们还利用所学的技能和特长,积极践行老有所为。每月的银龄便民服务集市上,总能看到“银龄互助”志愿服务队志愿者的身影,他们为留守老人提供义剪、修理电器等服务。
这些接地气、有温度的文化养老创新实践,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幸福图景在庆元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