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领力量助力乡村振兴新图景
“银晖林”里种希望
本报讯(记者 张文利 视频 范俐玮) “今天种下去,我们要约好三年后再来摘柿子啊。”4月16日,在宁波市宁海县下畈村,20余名浙报集团退休老同志手持铁锹,弯腰培土,将柿子树苗栽入沃土,浙报集团退休第六党支部与下畈村党支部共同种下了“助力乡村振兴银晖林”。
当天,由本报策划组织的以“银领生辉映初心,浙报银龄助振兴”为主题的省直机关离退休干部助力乡村振兴活动,首发团正式启动。
作为主题活动的重要环节,老同志们不仅参与植树,还实地调研了下畈村的农文旅融合项目。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支部一行参观了葛洪文化纪念馆、邬家庄园等精品景点,品尝了宁海麦饼、凉茶等特色美食,沉浸式体验当地文旅特色项目。在青砖黛瓦、石板小巷、古旧祠堂之间,一栋栋农家小院整齐排列,一条条村道整洁有序,无不述说着村民的小康生活。
“我们的村民现在都吃上了‘旅游饭’。”下畈村党支部书记周方权语气中满是欣慰。近年来,下畈村通过党建联建机制,联合周边村庄共同发展,以“农家小院+康养旅居”模式,变农文旅“输血”增收为“造血”发展,探索出农文旅产业融合乡村样板,重复利用闲置资源,带动了当地民宿和农家乐的发展。如今,下畈村已是美丽乡村的“文艺打卡点”,实现了从一个群山环抱的山窝窝到国家绿色村庄、全国文明村的精彩“蝶变”。
“风景秀丽,生活幸福!”老同志们在绿意盎然的景致中,感叹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可喜变化。老同志纷纷表示,今后将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作用,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浙江老年报相关负责人表示,尝试从版面、线上的内容服务,转向服务老同志个体的康养文旅项目,这是专业媒体积极响应国家银发经济产业发展的实际行动,将为广大老同志提供更多走基层、看变化、促发展的党建联建工作,帮助老同志沉浸式体验乡村振兴带来的巨大变化。同时通过促进银发消费,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