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后口腔溃疡痛得掉眼泪
看中医药如何一招化解
本报讯(记者 徐小翔 通讯员 陈岩明)口腔溃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让67岁秦大伯痛不欲生。“每次吃饭都要心理建设,宁可不吃东西也不想忍受这种痛苦。”秦大伯表示好几次都想放弃治疗。
他左肺恶性肿瘤病史长达8年,还有8年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在2016年复查后开始服用三代靶向药物治疗,但中重度口腔溃疡让他痛苦不堪,吃饭成为一种折磨,经常痛得掉眼泪,最严重时连喝凉水都受不了。
在外院专家推荐下,去年年初,秦大伯来到浙江省中医院肿瘤科省名中医舒琦瑾教授的门诊。舒琦瑾仔细询问病史后,开具了一周中药,并特别叮嘱将煎好的中药含漱3-5分钟后再咽下,同时忌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仅仅过了三四天,秦大伯口腔里的疼痛就大大减轻。一周后复诊,口腔里的黏膜红斑基本消失,疼痛完全缓解。半个月后,秦大伯惊喜地发现,原先两三天就要发作一次的口腔溃疡已经控制住,而且靶向药可以一直按原剂量服用。
舒琦瑾表示,针对这类口腔黏膜毒副反应,中医认为主要病机为热毒侵扰,郁火上炎而发口疮。治疗以清热解毒、凉血止痛为主。由于口腔含服具有局部浓度高、起效快的优点,广受医患认可。
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是精准医学时代的代表性治疗方式,相较于传统放化疗,具有疗效好、副作用相对轻的优势,但仍然有脱靶现象产生,包括不限于皮疹、手足综合征、口腔黏膜炎等。其中口腔黏膜炎发病率高达60%,中重度约10%左右。“如果控制不了这些副反应,就无法坚持治疗,是非常可惜的。”舒琦瑾表示,秦大伯这样的病例其实不少,中医药在重大疑难疾病救治中可以起到很好的协同作用。
他坦言,中医药深度参与肿瘤防治是我国肿瘤防治的特色和优势。近年来,循证医学模式与中医辨证论治的结合也加快了肿瘤学科发展。“除了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外,基于中医药增效减毒特色优势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模式中能使治疗效果最大化,在恶性肿瘤的维持治疗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