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微信群 24小时响应技术求助
本报讯(和柯旭 通讯员 叶华永 )“为啥沟宽30厘米最利于竹鞭生长?因为这样能让每亩保留健壮母竹160株。”4月7日,丽水市庆元县黄田镇上,十余名身着红马甲的银发专家指导农户开挖笋沟。
县老科协会长夏富财介绍,这是一支由22名退休农林专家组成的“银耀百山”科技服务团,专门为农户提供基肥施用、多膜覆盖、测土配方等关键技术指导,开年以来已开展现场培训12场。
“剪去直立枝,保留平斜枝,果树才能‘通风透光’。”当高级农艺师朱志东手中的修剪刀划过甜桔柚枝条,淤上乡三根寺果园的60余名农户立刻将手机镜头聚焦。
濛洲街道果农吴东福的笔记本记满要点:“专家教的‘三疏技术’(疏枝、疏花、疏果)很实用,去年我家果园亩产提高了800斤。”服务团创新的“二维码追溯系统”,让庆元甜桔柚溢价30%。
这些镜头背后,是庆元县老科协构建的“三联”服务机制。依托于银发专家们的技术与经验,县域内协助注册地理标志6个,建立起8个产业微信群,24小时响应技术求助,在10个乡镇设立示范点,为村集体发展、农户增收致富出谋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