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北部五地官宣入春
此时宜食“升发”之物防春燥
本报讯(记者 徐小翔 通讯员 陈瀛)气象意义上的入春标准,是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滑动平均值大于等于10℃,“达标”的首日便是入春日。
昨天,浙江北部的杭州、宁波、绍兴、嘉兴、湖州五市宣布进入气象学意义的春天,浙江11个地市全部顺利入春。
从传统节气上讲,目前处于惊蛰和春分之间,标志着春天进一步深入,万物复苏,生机盎然。此时,需要如何养生?
浙江省中山医院中医内科裘辉副主任中医师表示,饮食上,中医食养讲究“顺时而食,纠偏补虚”,惊蛰时节,不妨调整自己的一餐一饭,在日常饮食中吃出“升发之力”。
为顺应阳气升发,可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升发”特性的食物,如韭菜、豆芽、香椿等。韭菜性温,能补肾助阳、温中开胃,有助于阳气的升发;豆芽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具有清热利湿、消肿除痹的功效,促进身体气血运行。
中医认为,春燥易伤阴液,因此要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比如梨,性凉味甘,具有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的功效,无论是生食、榨汁还是煮水,都能有效缓解咽喉干燥、咳嗽等症状。
但需注意的是,梨性寒凉,脾胃虚寒的人群食用后可能会加重体内寒气,易导致腹痛、腹泻等症状,不建议过多食用。百合同样是滋阴的佳品,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可与银耳、莲子等搭配煮成甜汤,既能滋养身体,又能对抗春燥。
据浙江气象台消息,入春之后浙江的气温仍有反复,大家还是要做好“春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