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检测遇难 儿童血氧仪救场
美甲和纹身竟是急救中的两颗“雷”
通讯员 吴煜
本报记者 戴虹红
“医生,我感觉呼吸困难,头晕得厉害……”在浙江省中医院钱塘院区急诊室,一位女大学生被室友搀扶着走了进来。她的手上,精致的镶钻美甲闪闪发光,但在急诊医生眼中,这却是一个“麻烦”。
美甲成急救“隐形障碍”
指甲油,尤其是深色的,会强烈吸收或反射光线,阻挡血氧仪所需的光线,导致读数不准确。
美甲形成的物理屏障也会阻碍光线与指甲床下血管的直接接触,信号要么减弱,要么直接失真。即使某些浅色美甲能够测出数据,结果也可能不准确。不仅是急救,美甲在麻醉手术中也是一大隐患。
“为了安全起见,无论是无痛胃肠镜、剖宫产还是其他需要麻醉的手术,我们通常会建议患者提前卸掉美甲,以确保血氧监测的准确性。”徐华提醒。
“我们急诊室用的是医用血氧仪,平时遇到做美甲的患者,那种带钻的款式因为影响透光无法检测,一般的甲胶油虽然能测出数值,但结果往往不准确。”急救创伤中心副主任徐华告诉记者。
徐华介绍,浙江省中医院在6年前就购置了耳夹式血氧仪。这种原本为儿童患者准备的设备,如今却在更多患者身上“紧急上岗”。
“儿童的手指容易乱动,很难配合仪器读出数据,所以科室引进了耳夹式血氧仪。”徐华介绍,“现在,它在美甲患者身上也发挥了大作用。”
急救另一颗“雷”是纹身
美甲并非急救中唯一的“危险分子”,纹身同样可能引发问题。“除了美甲,纹身也可能对医疗造成影响。”徐华说,“比如在车祸中,患者身上出现安全带征(因安全带造成的皮肤伤痕),而这一部位恰好被纹身覆盖,医生就很难判断是否存在内脏受损问题。如果医学检查未能及时发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徐华提醒,急救是与时间赛跑,任何一点小的干扰都可能影响患者的救治。希望大家在追求美的同时,永远把健康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