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10版:健康

有人看4D电影把“耳石”看掉了

注意选择影厅和观影姿势

  本报讯(记者 徐小翔 通讯员 陈瀛)最近,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不断刷新纪录。然而,随着观影热潮而来的,还有一批特殊的“受害者”——有人看完4D版后头晕目眩,甚至呕吐不止,被医生诊断为“耳石症”。

  看个电影还能把“耳石”看掉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浙江省中山医院耳鼻喉科王铁锋主任说,

  耳石症听起来复杂,其实原理很简单。你的内耳里有一群比芝麻还小的“耳石”,平时乖乖粘在耳石膜上,负责感知头部运动、维持平衡。但有时候,这些“小石头”会像哪吒的魔丸一样突然“脱缰”,掉进半规管里乱窜。一旦头部位置变化(比如低头、翻身),它们就会疯狂“闹海”,让大脑误以为你在360°旋转,于是天旋地转、恶心呕吐的“晕船感”就来了。

  为什么4D电影成为耳石症“重灾区”?王铁锋解释,4D影院的动感座椅、喷水吹风、震动特效,确实让人身临其境,但对内耳平衡系统来说,座椅突然倾斜、颠簸,让耳石更容易“离家出走”;其次,银幕上的高速打斗画面与身体晃动不同步,灯光、声音、气味等特效齐上阵,都更容易加剧感官的负荷,让眩晕感加倍。

  如何预防“观影版耳石症”?选厅要谨慎。耳石症高危人群(如中老年、颈椎病患者)建议优先选择普通2D/3D厅。若想体验4D,尽量选靠后、震动幅度较小的座位,避免“前排沉浸式晕船”。观影姿势很重要。避免全程紧贴椅背,可间歇性放松颈部,减少头部剧烈晃动。症状来了别硬撑。若出现短暂眩晕(通常不超过1分钟),可闭眼静坐;若呕吐不止,及时离场。若观影结束后,眩晕仍无法自行缓解,建议及时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要注意的是,复位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睡觉时垫高头部,防止耳石再次“脱缰”。


浙江老年报 健康 a0010 有人看4D电影把“耳石”看掉了 2025-02-28 浙江老年报2025-02-2800006 2 2025年02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