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5版:银尚

退休后成社区“顶流”

海宁“施乡长”的
“实用课”

  本报记者 王杭晨

  通讯员 朱悍晟 郑映红

  近日,在嘉兴海宁市黄湾镇尖山社区老年学堂里,曾任副乡长的施惠林正为老人们讲述“新四军在黄湾”,身边的故事和亲切的乡音引起大家的热烈反响。多年来,施惠林充分发挥经验智慧和专业优势,带着自己的四门“实用课”扎根基层,得到身边“老中青少”的广泛认可,成为社区舞台上的“顶流”。

  为“老朋友”精神共富送营养

  2023年8月起,施惠林应社区邀请担任讲课老师,以自己编撰的《钱塘民间故事》为教材,开设第1期“共享夕阳红 五老话共富”课堂,用方言土语为前来纳凉的老人们普及历史文化知识,讲好“八八战略”在基层的生动实践。目前,施惠林已开讲21场,分享各类特色故事91个。

  为“姐妹们”增收创收送技术

  退休后,施惠林重拾草编技艺,创办慧灵编织社,积极探索草编技艺与蓝印花布等非遗元素的结合,入选市县两级非遗传承人。他依托成校平台开办“薪农匠”培训班,带动一批农村家庭妇女兼职参与香囊、花瓶、包包等草编产品制作,并进入当地“烟火集市”作为旅游纪念品售卖。2023年,“非遗文创”产值达18万元,实现妇女顾家增收“两不误”。

  为“新手村”顺利通关送秘籍

  “信息写作要注重积累,多用接地气的群众语言。”在社区工作者的“入职第一课”上,施惠林结合自己丰富的基层工作经历,为年轻同志顺利通过“新手村”考验传授方法论和经验包。2023年“世界读书日”,施惠林在社区里举办赠书仪式,把自己新编撰的《钱塘民间记忆》送给社区青年干部,勉励大家通过阅读,了解并热爱脚下的土地。最近,他还成为社区“青年阅读沙龙”特邀嘉宾,和年轻人一起交流读书心得,对“成长的烦恼”做好答疑解惑。

  为“小伙伴”健康成长送陪伴

  将晒干的玉米叶撕成小片,再把它们缠绕编织起来,制成“中国结”小圆盘……小朋友们围拢在施惠林身旁,各个聚精会神,边看边学。每逢暑假,施惠林都会走进各类“假日学校”和“四点半学堂”,为社区孩子们上非遗体验课。在做好教学之余,他还注重结合“浙风十礼”等内容,策划开展“老少齐宣讲 诚信‘袋’回家”等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在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魅力的同时,进一步树立正确价值观,养成良好的习惯。


浙江老年报 银尚 a0005 海宁“施乡长”的
“实用课”
2024-01-16 浙江老年报2024-01-1600009 2 2024年01月1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