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期,我们一起走过
本报记者 王兴
寒来暑往,时光荏苒。今天,本报“跨越数字鸿沟”专栏迎来第100期。
从“1”到“100”,变的是时间,不变的是使命。自2021年12月3日栏目开设以来,我们怀揣着助推数字红利惠及老年群体,持续弥合“数字鸿沟”的梦想,一周一教程,一篇一视频,围绕高频生活场景,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突破口,通过情景式教学,“手把手”教大家操作智能设备,走进数字时代、享受智慧生活。
下面,一起来回顾两年多来该栏目解锁了哪些新技能。
关于手机功能
熟练操作智能手机,首先要了解手机的基本功能。第一期,我们从《智能手机的桌面图标》开始,系统介绍了手机图标的分类、手机桌面的整理,以及手机软件的安装删除、手机输入法的切换等入门功能,帮助读者学会自主搜索、安装手机软件。
此后,循序渐进介绍如何设置手机时间、如何清理手机空间、如何使用手机快捷功能、如何用手机查看步数、如何实现手机投屏等进阶功能。
对于微信这款很受老年群体欢迎的社交工具,栏目系统介绍了如何启用关怀模式、快速扫码或亮码、给微信瘦身等方法,还梳理了微信语音转文字、转发语音消息、设置微信铃声,以及微信长按、双击暗藏的实用功能。
关于消费娱乐
提到在线购物,自然离不开微信、支付宝、数字人民币等支付平台。从用户注册、绑定银行卡开始,到如何在线缴水电费、给手机充值、发红包,如何点外卖、淘年货、买车险,如何在家跳广场舞、唱卡拉OK、听有声书,栏目将众多消费娱乐场景串珠成线,一一给出解决方案。
在杭州亚运会期间,栏目推出跟着手机游亚运、玩亚运、看亚运系列,将“智能亚运一站通”应用中可看、可听、可玩的亚运资源分享给广大老年朋友。
春节临近,老年朋友可以照着《如何在线淘年货》所教的方法,用微信搜索“网上农博”小程序,淘到各地特色年货。想在家里点外卖,可用微信搜索“美团”小程序,或用支付宝搜索“饿了吗”小程序,在附近的外卖商家中选购美食。需要修补衣物,可用微信搜索“小修小补”小程序,在便民地图上快速找到家门口的小店。需要看病买药,可用微信或支付宝搜索“浙江预约挂号”小程序,在省级挂号平台预约门诊号;进入“互联网医院”后,可在线问诊、预约护理;在“医疗健康”板块申领电子医保卡,可实现无实体卡就诊买药。
春节期间随手拍下家人团聚时的温馨时刻、游山玩水时的欢乐景象、离别返程时的不舍一幕,如何将存在手机里的视频片段或照片剪辑成一部“大片”,给亲友留下温馨回忆。栏目系统介绍了用手机图库,以及剪映、抖音这两款手机软件创作短视频的方法。
关于交通出行
数据显示,中老年人已成为中国旅游市场主力消费人群。外出旅游,离不开公交、地铁、出租车等交通工具,还要进行预订机票、火车票、酒店、景区门票等操作,特别是前往旅游目的地,一般都要用地图软件指路。
乘坐公交出行,出发前先用支付宝或地图软件查一下公交到哪儿了,然后从容出门,可以省去不少等待时间。如果换乘公交、地铁前往酒店,会有一小段路要靠步行,用上地图软件的步行导航功能,更容易找到方向。
如果打车前往酒店,可在支付宝或地图软件的“打车”平台,输入出发地和目的地,预约接站时间,会让旅途更有效率。
在前往景区、博物馆、展览馆等公共场所前,用地图软件找到景区或用微信搜索到文化场馆的公众号,不仅能了解详情,还可以提前预约购票。
如果是自驾游,除了使用行程规划、组队出行、躲避拥堵等功能外,像如何寻找附近的优惠加油站、停车泊位或充电桩,如何在大型停车场找到自己爱车等问题,都能在“跨越数字鸿沟”专栏中找到答案。
关于专题应用
作为省市县一体化打造的政务服务超级平台,“浙里办”集成了上千个便民惠企应用,其中不少应用和老年人有关。像查询个人社保信息、家门口老年地图,以及预约挂号、在线上课、建言献策等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的高频应用,都能在“浙里康养”应用找到入口。
在“浙里办”App,还能将机动车驾驶证、行驶证,以及身份证、健康医保卡等证件信息,以电子版形式存在软件“卡包”里,方便快速调取。
近年来,不少老年朋友将打卡“学习强国”、挑战趣味答题、分享“强国号”文章、晒“强国”成绩当作日常习惯。在他们眼里,这款应用软件包罗万象,内容多得超乎想象。
为此,“跨越数字鸿沟”专栏推出了“学习强国”系列专题,和读者一起探索这个“宝藏”。
《如何使用“强国”老年频道》,带着读者进入老年专属频道,了解老龄政策、老龄资讯,从老年大学、老年健康等专题专栏中获取有益于身心的优质资源。《如何用电视电脑刷“强国”》,介绍如何通过“无线投屏”功能在电视大屏上播放“强国”视频,这个功能给经常用手机刷“网课”的老年朋友带来帮助。
寒假临近,不少宝爸宝妈因为工作繁忙,会将带娃重任交给家里的老人。老年朋友不妨试试“学习强国”这款“带娃神器”,其中有一大批可看、可听的优质学习资源,内容权威有保障、质量上乘还免费,让孩子足不出户享受精神大餐。而且,还能将视频节目投屏到智能电视播放,减少孩子长时间看手机对眼睛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