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4版:新闻

从山村小伙到耄耋医者

余姚八旬老人“医心”为民十数载

  本报讯(记者 夏凌)新年伊始,宁波余姚市退休医生黄君侯一点没闲着,吃过早饭后,社区居民许老伯就来找他针灸。取针、消毒、定穴位、进针……动作干净利落,看不出黄君侯已80岁高龄。“黄医生每次都是免费,我疼痛减轻了不少,他真是医者仁心啊。”朱老伯感激地说。在兰江街道下菱社区,黄君侯的名气响当当,他十多年如一日为群众提供医疗志愿服务。

  记者了解到,黄君侯原是山区基层卫生院的一名医务工作者,先后在四明山卫生院、华山卫生院及大岚卫生院工作。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资匮乏,黄君侯听从上级“一根针、一把草,想方设法要给病人治好病”的号召,深入学习并掌握了针炙、艾灸等中医治疗方法。退休后,他开始凭借这一技术帮患者缓解病痛。

  十多年前,居民许斋洪出现手指骨结肿大、无法握紧等症状,多处医治不见起色。偶然得知黄君侯的针灸手法好,他便前去求医。黄君侯检查后认为是神经损伤,坚持针灸、艾炙,会有所缓解。自那时起,黄君侯每天为许斋洪进行治疗,几个月后,后者的骨节渐渐消肿了,手指上的劲头也有所恢复……从最初每天做一次,到如今仅需在季节变化时节治疗几天,许斋洪的病情虽没有根治,但已好转不少,而这份免费服务仍在继续。

  据统计,黄君侯每年平均免费施针千余人次,施针时间加上其后的消毒、清理,这份工作量着实不小。但只要碰到求医者上门,不论早晚,他都尽己所能。

  对于附近居民来说,黄君侯的家就像自己家里。他们来这里测血糖、做针灸,十分自如,自己找凳子坐,自己倒水喝,也会主动帮忙。

  韩彩娣是黄君侯的邻居,她向记者讲述一个细节:“有时候,老人们聚在一起聊着天,他看见了,会跑回家拿来血压计,说趁大家都在,不如一起测个血压。”韩彩娣说,有的老人看到体检指数偏高会着急,黄君侯就耐心解释:现在条件好,鸡鸭鱼肉吃得多,个别指标高一点不用着急,经过饮食及生活习惯调整会有好转,要以平常心对待,过度焦虑不利于身体健康。

  这位八旬老医生为何十余载如一日提供免费诊疗服务?他总说:“因为心怀感恩。我从山乡的一个穷小子,到如今安享晚年生活,得益于国家强盛,希望尽己所能地回馈社会。”


浙江老年报 新闻 a0004 余姚八旬老人“医心”为民十数载 2024-01-09 浙江老年报2024-01-0900009 2 2024年01月0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