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竹编二维码
能参与亚运线上火炬传递
本报讯(见习记者 韩林园 通讯员 陈骁辉)你见过用竹子编的二维码吗?这段时间,湖州市德清县新市古镇“新市马氏竹编技艺”传承人、78岁的马吉林火了。
在新市古镇马吉林的工作室里,放满了竹筐、竹篓、字画等琳琅满目的竹编制品。这其中,“亚运套装”尤为显眼:马吉林用竹子编出二维码、吉祥物、数字火炬手等一系列“亚运周边”。
“这个二维码是用竹子编的?真的能扫出来吗?”游客充满好奇。
马吉林笑着说:“当然可以,你们试试看。”
大家掏出手机扫码,屏幕上立即跳出“薪火相传”杭州亚运会线上火炬传递活动,点击“去传火炬”,拿着火炬的动画人物形象奔跑起来,人人都成了亚运数字火炬手。
马吉林告诉记者,第一次编好后什么都扫不出来。他毫不气馁,重新开始,更是多了几分仔细,横竖都要对齐,不能有一丁点差错。编了两天,竹制二维码终于成功了。
“我的爷爷和父亲都是竹编手艺人。”马吉林自述,10岁开始学,15岁随父走南闯北,18岁独当一面。
成家后的他干过农活、进过工厂,但闲暇时也兼职做竹编,手艺始终没有扔下。这些年,马吉林经常和其他民间艺人交流竹编手艺。对于复杂的工序,他始终坚持徒手制篾编篾,冬天也不用手套,他说这样才有手感。为让这些工序做起来更加流畅,他还改良了不少刀具。
“我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根据当下流行的元素和消费者的实际需要加入创意。”如今,马吉林在坚持传统竹编手艺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这次的迎亚运二维码受到欢迎,马吉林十分开心,他希望能有更多人感受到亚运与非遗碰撞出的绚烂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