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3版:新闻

认领一幢楼 攻坚老大难

海宁老同志细“治”入“微”出实招

  本报讯(记者 王杭晨 通讯员 朱悍晟)高层住宅楼道乱堆放,是一个共性问题。近日,海宁市海洲街道东长社区的老同志们,在社区“银立方”服务队队长茅娟英的组织下,划定重点小区楼幢“作战图”并细化扫楼步骤,组成“银龄监督团”,走进各自“包干区”开展面对面宣传,对存在明显“脏乱差”现象的住户进行劝导,不断提高家门口的整洁度。

  近年来,海宁依托“3D银立方”志愿服务载体,组织起数以千计的离退休干部助力基层治理,在微网格里凝聚起一批“老前辈”“土专家”,通过接地气、暖人心的实招硬招赢得老百姓的好口碑。

  面对电梯加装,老同志化身“跑腿老哥”化解推进难。

  在海洲街道联塘社区,作为业主代表的老同志苏建平多次组织大家赴不同厂家实地考察,确定了在“浅基坑”技术基础上采用装配式电梯。他又不厌其烦地上门听意见建议,针对科学设置分摊比例、保障低楼层正常采光等实际问题拿出个性化解决方案。历经一年多奔波忙碌,社区终于迎来加装电梯的顺利运行。

  面对老旧小区管理难,老同志开启自治之路。

  位于海宁市硖石街道南关厢社区的公安局宿舍,仅有4幢楼85户居民。在原单位退出管理后,社区“银立方”党支部书记孙亦飞牵头成立自治管理小组,从为每户居民配发边门钥匙开始,解决绿化养护移交、停车规范管理等问题,同时推出“志愿门卫”安保模式,物业费实现应缴尽缴。

  面对公共资源调配,老同志建立“微家共治”模式,让生人小区变熟人社会。

  斜桥镇洛溪嘉苑二期小区交付多年,户籍居民少、人户分离现象多,长期存在物业收支紧张、小区配套不全情况。老同志陈楚加带动居民筹集资金10余万元,完成平安石、书香地、纳凉角、议事廊、共享盆景园等系列景点的改造建设,还在小区成立微网格长工作室,多方搜集各类藏品,建成老兵风采室,为镇里征召的新兵开展入伍前思想教育。如今,在工作室周围,聚集了由善谋团、巧匠队、姑嫂群、老兵营等7支队伍组成的“七彩邻里家”服务团组,形成小区事“有呼必应、一呼百应”的新风尚。


浙江老年报 新闻 a0003 海宁老同志细“治”入“微”出实招 2023-04-11 浙江老年报2023-04-1100005 2 2023年04月11日 星期二